[发明专利]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7995.9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5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郭化雨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信号 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本发明中,助听器在对音频信号处理时,如果检测到骨传导信号中包含语音信号,则认定佩戴者正在说话,此时需采用预设放大增益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由于该预设放大增益小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放大增益,所以可防止因助听器放大佩戴者自己说话的语音,导致音量及音色发生改变的现象出现,使得助听器佩戴者对自身语音的佩戴前后主观感受一致,提升助听器佩戴者的佩戴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助听器是帮助人耳聆听的工具,它是一种提高声音强度的装置,可帮助某些听力障碍患者充分利用残余听力,进而补偿耳聋的听力损失。作为一种听力康复手段,它不能使听力障碍患者的听力恢复至正常,但能将声音放大到患者能够听见的水平,帮助听力障碍患者更好地与人交流。
目前,部分助听器配戴者在助听器开机状态下开口讲话时,感觉自己发出的声音不正常。这是因为助听器不仅会放大别人的讲话声,也会放大配戴者自己的语音。由于助听器的麦克风离配戴者的口腔更近,即使用相同声压的声音讲话,助听器配戴者听到自己说话声音比他人说话声更大,有一种扩音的感觉,另外这种放大气导的方式,与人通常通过骨传导感受自说话声音的方式有差异,会导致佩戴者主观感受自身音色的改变,影响助听器佩戴者的体验,导致部分听损患者不愿意佩戴助听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避免助听器佩戴者因同时通过气导和骨导两种方式听到自己说话声音,导致其主观感受到音量或者音色改变,影响助听器的佩戴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能够用于助听设备,包括:
获取骨传导信号;
检测所述骨传导信号中是否包含语音信号;
若所述骨传导信号中包含语音信号,则利用预设放大增益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预设放大增益小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放大增益。
其中,若所述骨传导信号中不包含语音信号,则所述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还包括:利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放大增益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利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放大增益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之前,还包括:
确定当前工作状态;
若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则执行所述利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放大增益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步骤;
若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为原声处理状态,则将当前工作状态调整为正常工作状态,并执行所述利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放大增益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步骤。
其中,所述利用预设放大增益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之前,还包括:
确定当前工作状态;
若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为原声处理状态,则执行所述利用预设放大增益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步骤;
若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则将当前工作状态调整为原声处理状态,并执行所述利用预设放大增益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步骤。
其中,所述获取骨传导信号包括:以预定时长为周期,通过助听器的骨传导传感器获取骨传导信号。
其中,所述检测所述骨传导信号中是否包含语音信号,包括:通过语音活动检测算法检测所述骨传导信号中是否包含语音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音频信号处理装置,能够用于助听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骨传导信号;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骨传导信号中是否包含语音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9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