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鲜黄花菜微环境气调保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7713.5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3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阔;贾晓昱;张鹏;郑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B7/152 | 分类号: | A23B7/152;A23B7/015;A23B7/04;A23B7/154;A01G7/06;A01N43/828;A01N43/38;A01N37/44;A01N33/04;A01N43/08;A01N43/90;A01N43/12;A01N45/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丹舟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花菜 环境 保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鲜黄花菜微环境气调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⑴采前1个月用复合型抗老化抑制剂对鲜黄花菜进行酶活性抑制处理,采前1天喷施1‑MCP溶液;⑵将预处理后的黄花菜经静磁场协同护色剂冷激处理40‑60min,冷激温度控制在3‑4℃,磁场强度70‑80Gs;⑶放置于微环境气调箱内进行气调贮藏处理,定期通入100%的氩气,每间隔5d更换一次箱内气体,箱内压力0.5‑0.6Mpa。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单,利用采前品质调控、低磁通密度静磁场协同护色剂冷激抗褐变抗菌处理、微环境气调箱低温高压氩气气调贮藏及等离子体间歇熏蒸防腐几大关键技术点有效解决鲜黄花菜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的保鲜技术难题,采用此种保鲜方法,可以使黄花菜保鲜期延长至30‑40d。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蔬采后保鲜领域,涉及果蔬采后气调保鲜技术,尤其是一种鲜黄花菜微环境气调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花菜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颜色鲜黄、脆嫩爽口、营养丰富。但是,黄花菜采收季节气温高,采后呼吸作用增强,呼吸强度可达到0.54~0.61mg/(h·g),常温耐贮藏性较差,采后易失鲜、质地不均匀、褐变、Vc和总糖含量迅速降低,常温采后2d全部开花,第4天开始腐烂,低温也仅能保鲜4-6d。提供一种适用于鲜黄花菜的采后保鲜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现有公开专利文献的检索,有如下几篇技术相关的公开专利文献:
1、一种黄花菜保鲜杀青剂(CN103211006B),公开了一种黄花菜保鲜杀青剂,涉及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二氧化氯粉剂250-350、食用醋100-200、食盐20-30、无水硫酸镁10-15、乳酸粉10-15;具有保鲜杀青效果好、色泽漂亮、操作简单等特点,既可于黄花菜保鲜杀青,也可用于酱腌菜制作时的保鲜杀青。
该专利技术利用二氧化氯实现防腐效果,但化学物质处理残留量高;保鲜期短。
2、一种黄花菜保鲜方法(CN108124954A),公开了一种黄花菜保鲜方法,在室温密闭条件下通过柠檬醛熏蒸方式处理黄花菜,0.02-0.06%用量即可起到保鲜作用,售卖前或后加工时可通过风吹去除余味,无需水洗而不产生废水,黄花菜的颜色也不发生改变。所用柠檬醛,为化学合成,纯度97%以上。
上述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保鲜和护色效果,但仍存在保鲜剂残留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单,能有效解决鲜黄花菜在贮藏期间褐变、腐烂问题,有效延长贮藏期的鲜黄花菜微环境气调保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鲜黄花菜微环境气调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⑴采前品质调控处理
采前1个月用复合型抗老化抑制剂对鲜黄花菜进行酶活性抑制处理,采前1天喷施1-MCP溶液;
⑵低磁通密度静磁场协同护色剂冷激抗褐变抗菌处理
将预处理后的黄花菜经静磁场协同护色剂冷激处理40-60min,冷激温度控制在3-4℃,磁场强度70-80Gs;
⑶微环境气调箱低温高压氩气气调贮藏
低磁通密度静磁场协同护色剂冷激抗褐变抗菌处理后,沥干表面水分,放置于微环境气调箱内进行气调贮藏处理,箱子密封好后,放置于冷库0±0.5℃内贮藏,贮藏过程中,定期通入100%的氩气,每间隔5d更换一次箱内气体,箱内压力0.5-0.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未经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7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