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基因OsFd2及其在水稻抗稻瘟病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7668.3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9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莫;陆民锋;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84;C07K14/415;A01H4/00;A01H5/00;A01H6/4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基因 osfd2 及其 稻瘟病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基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基因
背景技术
水稻(
植物依靠自身的免疫体系可以对外界病原微生物侵染产生快速、有效的防御反应。植物先天防御系统主要由两个层次的免疫反应组成,即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激发的免疫反应(PAMP-triggered immunity,PTI)和效应蛋白激发的免疫反应(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 在病原菌侵染植物早期,定位于植物细胞膜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包括类受体激酶(RLKs)或类受体蛋白(RLPs),识别病原菌保守的PAMPs,从而激活PTI反应。这一层次的防御反应包括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爆发、抗性基因表达、胼胝质沉积等。为突破植物的PTI防御体系,病原菌通过向植物细胞内或胞间质区分泌效应因子(effectors)以阻碍PTI的反应通路。而植物可以进一步通过一类结构保守的抗性(R)蛋白识别病原菌所产生的effectors,进而激活具有病原小种特异性且常伴有局部细胞死亡(hypersensitive response)的ETI反应。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叶绿体作为植物进行光合反应的细胞器也在抗病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叶绿体铁氧化还原蛋白(Ferredoxin,Fd)分布于基质中,是光合反应电子传递过程中最上游的可溶电子受体,负责将电子传递到下游各代谢反应通路。因此,Fd 对于调控植物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起着关键作用。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敲除拟南芥叶绿体中主要形式Fd蛋白编码基因的突变体
截止目前,尚没有关于水稻中叶绿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6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