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颗粒形状的CFD-DEM模拟渗流侵蚀破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7514.4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1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熊昊;吴涵;曾德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30/25;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谢松 |
地址: | 51806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颗粒 形状 cfd dem 模拟 渗流 侵蚀 破坏 方法 | ||
1.一种考虑颗粒形状的CFD-DEM模拟渗流侵蚀破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确定DEM模块中试样的颗粒参数;其中,所述颗粒参数包括:形状参数、材料参数以及粒径参数,所述粒径参数采用等效球形直径的方法得到;
在所述DEM模块中配置至少两个预设空间,并采用分层压实法在所述预设空间中生成所述试样;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预设空间之间采用实心板;
在CFD模块中建立流体模型;其中,所述流体模型的尺寸覆盖所述试样的尺寸;
对所述DEM模块中的耦合模块与所述CFD模块进行双向耦合,并且将试样两端实心板替换成孔隙板,耦合计算模拟渗流侵蚀破坏的过程;
所述对所述DEM模块中的耦合模块与所述CFD模块进行双向耦合,并且将所述实心板替换成孔隙板,耦合计算模拟渗流侵蚀破坏的过程,包括:
通过DEM求解器初始化固体相;
由CFD求解器初始化流体相,并将所述流体相的速度、压力以及物理属性传输到所述DEM求解器;
在所述DEM求解器上计算颗粒相体积分数和初始相互作用项,并将所述颗粒相体积分数和所述初始相互作用项传输到所述CFD求解器;所述初始相互作用项包括:相互作用力和传热速率;
校正所述CFD求解器时间步长,以使DEM求解器时间步长具有整数倍;
相互作用力的半隐式传递和传热速率从DEM求解器到CFD求解器的显式传递;
每个单元中的速度,压力和物理属性从CFD求解器传输到DEM求解器;
继续执行通过DEM求解器初始化固体相的步骤,直到达到总仿真时间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颗粒形状的CFD-DEM模拟渗流侵蚀破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DEM模块中试样的颗粒参数,包括:
根据试样的初始级配曲线,依据不同的颗粒粒径在DEM模块中建立不同的Particle子模块,在每个所述Particle子模块中确定相应的颗粒形状类型,进而确定颗粒的形状参数;
在所述Particle子模块中的颗粒尺寸类型中确定颗粒的粒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虑颗粒形状的CFD-DEM模拟渗流侵蚀破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参数包括:细长比、棱角数、光滑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材料参数包括:密度、杨氏模量、泊松比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颗粒形状的CFD-DEM模拟渗流侵蚀破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分层压实法在所述预设空间中生成所述试样,包括:
在所述试样两端采用所述实心板挡压,对所述试样两端的实心板配置预设速度或预设压力压实所述试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颗粒形状的CFD-DEM模拟渗流侵蚀破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模型的长度比所述试样的长度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颗粒形状的CFD-DEM模拟渗流侵蚀破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包括:细颗粒和粗颗粒,所述细颗粒的粒径小于所述孔隙板的孔径,所述孔隙板的孔径小于所述粗颗粒的粒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颗粒形状的CFD-DEM模拟渗流侵蚀破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作用力为:
其中,Ff→p表示相互作用力,FD表示拖曳力,表示压力梯度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考虑颗粒形状的CFD-DEM模拟渗流侵蚀破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梯度力为:
其中,Vp表示颗粒的体积,表示局部压力梯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考虑颗粒形状的CFD-DEM模拟渗流侵蚀破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曳力为:
其中,u-vp表示颗粒和流体之间的相对速度,A′表示在流动方向上的投影颗粒面积,阻力系数表示Huilin和Gidazpow应用的混合函数,ρf表示流体密度,表示Ergun阻力系数,表示Wen and Yu阻力系数,ψ表示混合参数,αf表示流体体积分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5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