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上牵引式毁伤信息综合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7120.9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1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娄文忠;赵飞;苏子龙;何博;汪金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12/36 | 分类号: | F42B12/36;H04N7/18;G08C19/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王岩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 毁伤 信息 综合 采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上牵引式毁伤信息综合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本发明在牵引吊舱上安装定向伞装置,使用牵引缆绳和牵引通信线与弹药的尾部相连,并安装在弹药内的吊舱固定装置中;当弹药发射后,并飞行至打击目标区域上空时,吊舱弹出装置将牵引吊舱弹出;牵引吊舱将定向伞装置打开后,弹药平台、牵引缆绳、牵引吊舱和定向伞共线飞行;牵引吊舱通过牵引通信线采集弹药爆前参数,通过相机采集毁伤前后图像,通过爆炸冲击波传感器采集爆炸冲击波,并回传至武器发射系统;既解决了常规毁伤评估手段不实时、易受干扰等问题,也解决了降落伞被动式无法准确对打击目标进行定向探测,以及旋翼主动式结构复杂的缺点,同时拥有探测信息齐全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药毁伤效力评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弹上牵引式毁伤信息综合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信息化作战场景下,对作战目标进行火力打击后,再对目标进行毁伤效果评估的作战过程,是战场实施高动态火力协调、调整火力打击重点的主要依据和确保战役火力毁伤任务圆满完成的重要环节。目前战场上常用的毁伤效果评估手段主要包括卫星、高空侦察机、无人机等设备,此类设备利用配备的图像传感器对目标打击后的毁伤状况进行高空侦查,但易受到天气、战场烟雾影响,而且无法满足高动态战场对实时性的要求。已有的弹载分离式传感装置有降落伞被动式和旋翼主动式两种,其中降落伞被动式无法对传感装置的姿态位置进行有效调节,导致无法可靠探测目标区域,而旋翼主动式存在结构复杂,过度占用弹药载体空间,以及操纵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以上技术更存在探测手段单一导致的毁伤数据过少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弹上牵引式毁伤信息综合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解决当前对火力打击点毁伤效果实时获取迫切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弹上牵引式毁伤信息综合采集系统。
本发明的弹上牵引式毁伤信息综合采集系统包括:牵引缆绳、牵引通信线、牵引吊舱、吊舱固定装置、功率电模块、吊舱弹出装置和定向伞装置;其中,在弹药的底部设置有系统容纳腔,牵引缆绳、牵引通信线,牵引吊舱、吊舱固定装置、功率电模块、吊舱弹出装置和定向伞装置均安装在系统容纳腔内;吊舱固定装置为内部中空的筒状,牵引缆绳、牵引吊舱和定向伞装置位于吊舱固定装置内,牵引吊舱固定安装在吊舱固定装置中,定向伞装置安装在牵引吊舱的底部,并且牵引缆绳容纳在吊舱固定装置内;在吊舱固定装置前设置吊舱弹出装置;牵引缆绳的一端固定连接牵引吊舱,另一端固定连接弹药的弹体;牵引缆绳的内部中空,牵引通信线穿过牵引缆绳的内部,两端分别伸出牵引缆绳,牵引通信线的一端连接牵引吊舱,另一端连接弹药的弹载计算机;弹载计算机通过功率电模块连接至吊舱弹出装置;
武器发射系统给出发射指令,弹药被发射并在空中飞行;当弹药的弹载计算机感知已经飞抵目标所在区域的上空时,解除吊舱固定装置与牵引吊舱的固定连接,弹载计算机发出弹出指令至功率电模块,功率电模块为吊舱弹出装置通电,吊舱弹出装置将牵引吊舱弹出弹体;牵引吊舱被弹出后,牵引吊舱被激活,并且定向伞装置打开,弹药通过牵引缆绳牵引牵引吊舱和定向伞装置与弹药共线飞行;牵引吊舱对目标打击前的图像进行采集、存储并回传至武器发射系统;当弹药到达爆炸临界点时,弹药的弹载计算机将爆炸临界点时的与毁伤威力有关的状态参数通过牵引通信线传输至牵引吊舱,牵引吊舱将与毁伤威力有关的状态参数进行存储并回传至武器发射系统;牵引吊舱在回传完与毁伤威力有关的状态参数后,断开与牵引缆绳的连接,牵引吊舱释放牵引缆绳和牵引通信线;弹药爆炸,牵引吊舱采集爆炸威力场的冲击波数值和目标打击后的图像,存储并回传至武器发射系统;牵引吊舱在回传冲击波数值和图像后,牵引吊舱进行自毁;武器发射系统根据牵引吊舱回传的数据,对目标损坏度进行评估,进行二次打击决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1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