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叶酸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6460.X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4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可武;吴海燕;闫煜;王国华;郑东晖;吴正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鸿医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30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检测 叶酸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叶酸含量的方法,属于分析检测领域。本发明利用特定制备的铁酸锰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然后以叶酸作为模板分子、多巴胺为功能单体,通过电化学聚合法在铁酸锰修饰过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对模板分子叶酸具有特异性识别响应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利用该对叶酸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响应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在中性条件下进行叶酸含量的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较好的灵敏度和较强的抗干扰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叶酸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叶酸,又称蝶酰谷氨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B,广泛存在于一些新鲜水果,绿色蔬菜,动物肝脏和豆类中。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叶酸,只能通过肠道吸收外源性叶酸,往往会导致叶酸缺乏症的出现。叶酸的缺乏会导致生理功能障碍和某些疾病,如新生儿神经管畸形、骨质疏松和精神退行性疾病等,因此叶酸的摄入和补充逐渐成为一个全世界都在关注的健康问题。随着对叶酸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因为摄入过量叶酸而出现的健康问题也渐渐多了起来,如:缺锌,恶心,厌食等一系列肠胃综合症状。因此,叶酸的合理摄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快速准确地检测叶酸含量,是指导叶酸摄入并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时也是诊断各种疾病的有效指标,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许多叶酸的检测方法已被开发且日趋完善,在已被报道过的方法中,微生物法因其测量范围广,成本低,而通常被公认为首选方案,但是需要较长的检测周期。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但是在分析过程中仍存在设备昂贵,耗时长等问题。毛细管电泳法具有样品量少,分离效率高的优点,但是存在重现性差,有机物有毒等问题。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检测是速度较快,但灵敏度低,需要进行预处理除去基质中的干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能够简便且精确的检测叶酸的含量,本发明开发检测也叶酸用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叶酸样品中叶酸含量的电化学检测方法,以铁酸锰为电极的修饰材料,用于改善电极的导电性和电活性面积。以叶酸为检测对象,制备对叶酸具有特异性响应的电化学传感电极。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导电性和较高的灵敏度。
本发明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铁酸锰材料,用铁酸锰材料修饰玻碳电极,以多巴胺为功能单体,通过电化学聚合法在铁酸锰修饰过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对模板分子叶酸具有特异性识别响应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结合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出对叶酸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响应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在中性条件下叶酸含量的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较好的灵敏度和较强的抗干扰性。
本发明基于对叶酸样品含量的快速检测,影响电化学性能的因素主要有:铁酸锰材料,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比例,以及所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对目标分子的选择性等。对以上条件进行优化,构建对叶酸具有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用于检测叶酸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铁酸锰材料制备:将铁盐、锰盐和乙酸钠均匀分散在溶剂中,混匀、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固液分离、收集固体,干燥,即得铁酸锰材料;
(2)修饰电极制备:将步骤(1)所得铁酸锰材料、固定剂分散在水中,形成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滴涂在玻碳电极上,干燥,即得修饰电极;
(3)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以叶酸作为模板分子、多巴胺作为功能单体,将叶酸和多巴胺加入到含乙醇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形成聚合体系;然后将步骤(2)所得修饰电极放置于聚合体系中进行电化学聚合成膜,结束后,取出电极、洗脱模板分子,干燥,即得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铁盐与锰盐的摩尔比为1:2-4:1。优选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鸿医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鸿医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64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