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心空压机的轴承气冷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6233.7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2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明;张超;徐树伍;邢子义;王升科;谢元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29/056;F04D29/44;F04D25/06;F04D17/10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赵文峰 |
地址: | 26530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空压机 轴承 气冷 结构 | ||
1.一种离心空压机的轴承气冷系统,所述离心空压机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壳体(1)、电机定子(2)、主轴(3),设置在所述主轴(3)外端的叶轮(4)、扩压器(5)及蜗壳(6),所述蜗壳(6)和扩压器(5)均与所述壳体(1)密封连接;所述主轴(3)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有径向空气轴承(7),所述扩压器(5)和壳体(1)之间设有止推盘(8),所述止推盘(8)套于所述主轴(3)上,且所述止推盘(8)两侧均设有轴向空气轴承(9),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气冷系统包括进气通道(10)和出气通道(11),所述进气通道(10)设于所述扩压器(5)上,所述进气通道(10)为弯折型通道,所述进气通道(10)指向所述轴向空气轴承(9)外侧,所述出气通道(11)设于所述壳体(1)末端;
冷却气体通过所述进气通道(10)直接进入所述轴向空气轴承(9)外侧,从轴向空气轴承(9)与所述扩压器(5)的间隙走出,进入扩压器(5)和壳体(1)之间,再从轴向空气轴承(9)和壳体(1)之间的缝隙吹至径向空气轴承(7),从径向空气轴承(7)与所述壳体(1)的间隙进入壳体(1)内部经过电机定子(2)与主轴(3)和壳体(1)之间的间隙至壳体(1)末端,从壳体(1)末端的出气通道(11)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空压机的轴承气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盘(8)为凸台型,所述凸台与所述扩压器(5)之间设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空压机的轴承气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0)出口指向止推盘(8)与扩压器(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空压机的轴承气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空气轴承(9)与所述扩压器(5)和壳体(1)之间均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空压机的轴承气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空气轴承(7)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空压机的轴承气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定子(2)与主轴(3)和壳体(1)均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空压机的轴承气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气体通过所述进气通道(10)直接进入所述止推盘(8)与扩压器(5)之间通向空气轴向空气轴承(9)外侧,从轴向空气轴承(9)与所述扩压器(5)的间隙走出,进入扩压器(5)和壳体(1)之间,再从轴向空气轴承(9)和壳体(1)之间的缝隙吹至径向空气轴承(7),从径向空气轴承(7)与所述壳体(1)的间隙进入壳体(1)内部经过电机定子(2)与主轴(3)和壳体(1)之间的间隙至壳体(1)末端,从壳体(1)末端的出气通道(11)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空压机的轴承气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11)内设有单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空压机的轴承气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0)和所述出气通道(11)均至少为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空压机的轴承气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11)为两个,两个所述出气通道(11)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62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