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的分析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5698.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5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薛慧;吕亚倩;卢斌;刘康;李高卫;姚梦楠;郭启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33/18;G01N35/00;G01N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穆丽红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锰酸盐 指数 自动 监测 分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的用于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的分析系统与方法,其中,分析系统,包括气液驱动系统、化学反应系统、光学检测系统,气液驱动系统与化学反应系统连接,化学反应系统与光学检测系统连接,所述光学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所述混合溶液的吸光度。本发明的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的分析方法包括:待测样品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60~100℃混合反应,生成的液体在500~700nm处进行光谱直读测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连续流动技术,反应在平衡状态下检测,该技术在反应系统中注入气泡,使反应更充分,可达最大的灵敏度,并可减少样品残留,反应速度快,样品和试剂用量少,产生废液少,测试准确度高,集成化程度高,体积小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用于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的分析系统与方法。
技术背景
高锰酸盐指数,也叫化学需氧量(锰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高锰酸钾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高锰酸钾量。它主要是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指标,高锰酸盐指数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掌握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监控其分布状况及主要来源,对控制水体污染、改善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市场上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采用的是国家标准方法GB11892-1989,即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高锰酸钾和硫酸(对高盐度水样,有时加入AgNO3),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高锰酸钾将试样中的某些有机物和无机还原性物质氧化,反应后加入过量的草酸钠还原剩余的高锰酸钾,再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通过计算得到试样的高锰酸盐指数值。上述方法存在反应过程繁琐、分析时间长、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大、废液排出量大易造成二次污染、分析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的分析系统与方法。
本发明的用于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的分析系统,包括气液驱动系统、化学反应系统、光学检测系统,气液驱动系统与化学反应系统连接,用于将气体及参与反应的液体输入到化学反应系统中,化学反应系统与光学检测系统连接,用于将气体及参与反应的液体分别按次序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并将所述混合溶液输入光学检测系统,所述光学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所述混合溶液的吸光度。
本发明的用于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的分析系统,其中,气液驱动系统包括液体选择装置、蠕动泵、进液管、试剂R泵管、空气泵管,液体选择装置与进液管连接,进液管与化学反应系统连接,试剂R泵管与盛装试剂R的R容器连接,试剂R泵管、空气泵管与化学反应系统连接,进液管、试剂R泵管、空气泵管分别经过蠕动泵,所述液体选择装置用于自动吸取参与反应的液体,所述蠕动泵用于将气体及参与反应的液体输入到化学反应系统中。
本发明的用于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的分析系统,其中,液体选择装置为电控多通阀或电控液阀组或自动进样器,电控多通阀或电控液阀组或自动进样器与蠕动泵通过进液管连接。
本发明的用于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的分析系统,其中,试剂R泵管上设置有切换阀。
本发明的用于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的分析系统,其中,化学反应系统包括气泡注入装置、玻璃三通、第一混合圈、第二混合圈、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第三混合圈、排气装置,气泡注入装置的第一入口与进液管连接,气泡注入装置的第二入口与空气泵管连接,气泡注入装置的出口与玻璃三通的第一进口连接,玻璃三通的第二进口与试剂R泵管连接,玻璃三通的出口与第一混合圈连接,第一混合圈与第二混合圈连接,第二混合圈与第一加热装置连接,第一加热装置连接与第二加热装置连接,第二加热装置的出口与第三混合圈连接,所述光学检测系统包括流通池、光源以及检测器,第三混合圈与流通池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三混合圈内液体的吸光度。
本发明的用于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的分析系统,其中,管路上安装排气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