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器贴膜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贴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5676.4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5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铨;师满钗;郭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川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02 | 分类号: | B29C63/02;B29L3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器 装置 使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贴膜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贴膜的方法,属于显示器贴膜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铰接有低撑杆,所述低撑杆外部阻尼滑动连接有上撑杆,所述上撑杆相对两侧内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壁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撑板,所述撑板内壁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两个滑竿,所述撑板后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弹性橡胶板,滑竿内部开设有长圆槽,所述长圆槽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内壁固定连接有十字插柱,本发明具有在人工进行贴膜时,能够配合机器,方便定位,有效降低贴膜过程中发生错位的情况,且操作方便,不易在贴膜时产生气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贴膜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贴膜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贴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在生产安装结束后,为了避免显示器被刮花,往往会在显示器上面贴上软质的保护膜,现有的贴膜方式一般是通过机器贴膜或者人工贴膜。
但是,传统的贴膜装置在贴膜时,容易在保护膜和显示器之间产生气泡,影响贴膜质量,而单纯的采用人工贴膜,会因为无法准确定位,使得贴膜时发生错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贴膜装置,其优点在于:在进行贴膜时,可有效降低发生错位的情况,且操作方便,不易在贴膜时产生气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晶显示器贴膜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铰接有低撑杆,所述低撑杆外部阻尼滑动连接有上撑杆,所述上撑杆相对两侧内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壁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撑板,所述撑板内壁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两个滑竿,所述撑板内壁且位于两个滑竿中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撑板后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弹性橡胶板,滑竿内部开设有长圆槽,所述长圆槽内壁螺纹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螺杆,两组所述螺杆相远离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长连接杆,两个所述长连接杆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定位夹板,所述定位夹板呈L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显示器贴膜过程中,首先将保护膜固定在弧形弹性橡胶朝向直面显示屏的一侧,并将保护膜的封膜去掉,接着通过转动螺杆来增加四个定位夹板之间的距离,使四个定位夹板对准显示屏的四角;然后,再次转动螺杆,使得四个定位夹板慢慢靠近显示屏,待弧形弹性橡胶中间竖直的位置与显示屏接触后,继续转动螺杆,使得四个定位夹板夹紧显示屏,最后转动双向丝杆,推动弧形弹性橡胶慢慢变直,使得保护膜逐渐贴在显示屏上。上述操作过程,可使得四个定位夹板对弧形弹性橡胶与显示屏进行定位,避免贴膜时错位,且操作方便,不易在贴膜时产生气泡。
其中,将弧形弹性橡胶设置成弧形,可以防止保护膜开始时与直面屏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效避免气泡的产生,提高贴膜质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圆槽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内壁固定连接有十字插柱,所述十字插柱的两端分别活动插接在两个螺杆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字插柱可将两个螺杆连接起来,转动一个螺杆即可带动另一个螺杆一起转动,使得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便于贴膜过程中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一侧的两个所述螺杆的一端延伸至同侧的长连接杆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调整齿轮,一侧的长连接杆一侧中间位置固定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两个调整齿轮与转动齿轮外壁设置有齿带,齿带分别与两个调整齿轮和转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贴膜时,拨动转杆带动转动齿轮与调整齿轮转动,调整齿轮带动其相连接的螺杆转动,该螺杆通过十字插柱带动另一个相对应的螺杆转动,这样使得转动的螺杆转动带着长连接杆和定位夹板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然后将定位夹板调整的与显示屏合适的位置,再反向转动转杆,使得四个定位夹板夹住显示屏的四角,进而进行定位,可以使得在贴膜的过程中准确定位,避免使得贴膜发生错位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川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川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