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离网逆变器系统的多目标寻优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45122.4 申请日: 2021-03-30
公开(公告)号: CN112968474B 公开(公告)日: 2022-12-30
发明(设计)人: 王佳宁;谢绿伟;彭强;杨仁海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H02J3/38 分类号: H02J3/38
代理公司: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代理人: 王挺
地址: 230009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光伏离网 逆变器 系统 多目标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光伏离网逆变器系统的多目标寻优方法,所述光伏离网逆变器系统包括直流电压源(10),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电路(20),滤波电路(30)和负载(40);

所述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电路(20)包括两个相同的支撑电容和逆变主电路,其中,两个支撑电容分别记为支撑电容Cap1和支撑电容Cap2,支撑电容Cap1和支撑电容Cap2串联后接在直流电压源(10)的直流正母线P和直流负母线E之间,支撑电容Cap1和支撑电容Cap2的连接点记为直流母线中点O;

所述逆变主电路包括A相桥臂、B相桥臂和C相桥臂,每相桥臂包括6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开关管,即逆变主电路共包括18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开关管,将18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开关管记为开关管Sij、18个反并联二极管记为二极管Dij,其中i表示三相,i=a,b,c,j表示开关管和二极管的序号,j=1,2,3,4,5,6;A相桥臂、B相桥臂、C相桥臂相互并联在直流正母线P和直流负母线E之间;在三相桥臂的每相桥臂中,开关管Si1、开关管Si2、开关管Si3、开关管Si4顺序串联,开关管Si1的输入端接直流正母线P,开关管Si1的输出端接开关管Si2的输入端,开关管Si2的输出端接开关管Si3的输入端,开关管Si3的输出端接开关管Si4的输入端,开关管Si4的输出端接直流负母线E,开关管Si5的输入端接开关管Si1的输出端,开关管Si5的输出端接直流母线中点O,开关管Si6的输入端接直流母线中点O,开关管Si6的输出端接开关管Si3的输出端,开关管Si2和开关管Si3的公共节点记为逆变器输出点φi;开关管Si1、开关管Si4、开关管Si5和开关管Si6为工频开关管且开关频率相同,开关管Si2和开关管Si3为高频开关管且开关频率相同;

所述滤波电路(30)包括三相滤波电感L和三相滤波电容C0,三相滤波电感L的一端接逆变器输出点φi,另一端接负载(40),三相滤波电容C0并联在三相滤波电感L和负载(40)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目标寻优方法基于改进的NSGA-III算法对光伏离网逆变器系统进行多目标寻优,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第一步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将光伏离网逆变器系统记为系统,并设定系统中五个电容的损耗、体积、购买成本忽略不计;

设定系统满足以下约束条件:

其中,Tj,T2为开关管Sa2稳定工作时的平均结温,Tj,max为开关管Sa2能承受的最大结温,Tcore为三相滤波电感L的磁芯稳定工作时的温度,Tcore,max为三相滤波电感L的磁芯能承受的最大温度;

在以上设定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以系统的效率f1、系统的功率密度f2、系统的特殊成本f3、系统中开关管Sa2的预测寿命f4为目标,建立第一步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具体表达式如下:

式中,PT为系统中18个开关管和18个反并联二极管的总损耗,PL为系统中三相滤波电感L的损耗,Pw为系统的额定输入功率,VT为系统中18个开关管和18个反并联二极管的总体积,VL为系统中三相滤波电感L中单相滤波电感的磁芯体积,CostT为系统中18个开关管和18个反并联二极管的购买成本,CostL为系统中三相滤波电感L的购买成本,fsw为高频开关管的开关频率,Ncg为第g个开关周期中开关管Sa2的循环次数,Nfg为第g个开关周期中开关管Sa2的失效循环次数,g=1,2,...,gmax,且gmax为开关周期的最大循环次数;

将f1、f2、f3、f4记为第一步优化目标fψ,ψ=1,2,3,4;

步骤2,利用改进的NSGA-III算法求解第一步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步骤2.1,参数设置,包括:种群规模Pop,进化代数ζ,ζ=0,1,2,...,ζmax,ζmax为最大进化代数;

初始化ζ=0;

步骤2.2,采用不同编码方式,生成优秀初始父代种群Sζ,种群规模为Pop;

所述不同编码方式包括二进制编码、实数编码、树型编码和量子比特编码;

所述生成优秀初始父代种群Sζ的具体操作为:

首先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得到一类初始父代种群Rm1,种群规模为0.5Pop;采用实数编码方式,得到二类初始父代种群Rm2,种群规模为0.5Pop;采用树型编码方式,得到三类初始父代种群Rm3,种群规模为0.5Pop;采用量子比特编码方式,得到四类初始父代种群Rm4,种群规模为0.5Pop;

然后从并行初始父代种群Rmall=Rm1∪Rm2∪Rm3∪Rm4中挑选Pop个个体进入优秀初始父代种群Sr;其中挑选操作具体为:

(a)计算并行初始父代种群Rmall中每个目标函数的最大值

(b)计算并比较并行初始父代种群Rmall中个体的特殊距离特殊距离越小的个体优先保存;

步骤2.3,通过遗传操作算子,得到子代种群Pζ,种群规模为Pop;

步骤2.4,令合种群Zζ=Sζ∪Pζ,种群规模为2Pop,对合种群Zζ进行快速非支配排序,得到不同排序等级的原始非支配解集Qλ,λ为排序等级,λ=1,2,...,1d,1d为临界排序等级,然后根据一般约束支配原则得到非支配解集Kζ

所述快速非支配排序的具体操作为:首先找出合种群Zζ中排序等级最小的原始非支配解集Q1,令λ为1;然后将合种群Zζ中排序等级λ为1的原始非支配解集Q1除去,再找出剩下的种群中排序等级最小的原始非支配解集Q2,令λ为2;依次如此,直到进行到临界排序等级1d;排序等级越小的个体优先保存;

步骤2.5,判断非支配解集Kζ是否大于种群规模Pop,若是,则进入步骤2.6;否则,令ζ=ζ+1,并返回步骤2.3;

步骤2.6,对非支配解集Kζ进行精英保留操作,获取新父代种群Sζ+1,种群规模为Pop;

步骤2.7,判断进化代数ζ是否大于最大进化代数ζmax

若是,则输出新父代种群Sζ+1中排序等级λ为1的系统的效率f1、系统的功率密度f2、系统的特殊成本f3、系统中开关管Sa2的预测寿命f4组成的四维Pareto前沿;

否则,令ζ=ζ+1,并返回步骤2.3;

所述四维Pareto前沿为集合Ma,集合其中集合Mb=[fψ],δ1为集合Mb的个数;

步骤3,对四维Pareto前沿进行归一化操作,得出归一化的四维Pareto前沿,具体表达式为:

式中,

Gaψ为四维Pareto前沿中任意集合Mb中对应的fψ值,为四维Pareto前沿中任意集合Mb中对应fψ值的最小值,为四维Pareto前沿中任意集合Mb中对应fψ值的最大值;

Fψ为归一化后数据,包括:归一化后系统的效率F1,归一化后系统的功率密度F2,归一化后系统的特殊成本F3,归一化后系统中开关管Sa2的预测寿命F4

步骤4,建立第二步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将系统的技术优势记为Y1、系统的利润记为Y2,以最大化Y1-Y2为目标,建立第二步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具体表达式如下:

式中,w1为归一化后系统的效率F1所占的权重系数,w2为归一化后系统的功率密度F2所占的权重系数,w3为归一化后系统中开关管Sa2的预测寿命F4所占的权重系数;

步骤5,按照步骤2.4所述的快速非支配排序方法,对步骤4得到的系统的技术优势Y1和系统的利润Y2二维目标进行快速非支配排序,输出排序等级λ为1的系统的技术优势Y1和系统的利润Y2组成的二维Pareto前沿;所述二维Pareto前沿为集合Mc,集合其中集合Md=[Y1,Y2],δ2为集合Md的个数;

步骤6,根据需要,从二维Pareto前沿中选取一个集合Md作为最后的实施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1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