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5009.6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高维瑞;谢承琪;王喜成;江吉昌;卓晓晖;郑乐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4 | 分类号: | F24F1/0014;F24F1/0057;F24F11/64;F24F11/65;F24F11/79;F24F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刘子辉;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空调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该室内机包括主体框架(1),主体框架(1)外覆盖有上面板(2)和下面板(3),主体框架(1)还包括上出风口(7)和下出风口(6),上面板(2)和下面板(3)间隔设置,上出风口(7)位于间隔处,下出风口(6)位于上出风口(7)下侧。根据本申请的室内机,能够加大室内机的送风距离,使房间温度分布更均匀,同时提高室内机的能量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出风舒适性影响着用户体验。而空调器的送风方式直接影响着室内的舒适性,空调器的送风方式需要满足制冷/制热合理气流组织的需求,使室内的气流组织更符合人体舒适性要求。
传统空调器只有一个出风口,位于空调器下沿位置,单依靠导风板来改变风向,无法同时做制冷远距离上吹风、制热下压贴地送风,存在整体房间换热效率不高、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知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在空调器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出风口,通过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实现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从而满足用户的舒适度要求。然而,该种空调器的上出风口位于空调器的顶部,受到空调器本身结构的限制,上出风口的高度较高,且上出风口一般直接朝上,一方面导致上出风口的送风距离较近,对于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室内顶部空间的温度不在人体舒适度影响范围内,因此对室内顶部空间的温度调节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加大空调器能量耗费,降低空调器的能量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加大室内机的送风距离,使房间温度分布更均匀,同时提高室内机的能量利用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机,包括主体框架,主体框架外覆盖有上面板和下面板,主体框架还包括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上面板和下面板间隔设置,上出风口位于间隔处,下出风口位于上出风口下侧。
优选地,上面板和下面板设置在主体框架的前侧。
优选地,下面板能够活动地安装在主体框架上,下面板具有打开下出风口的第一位置以及覆盖至少部分下出风口的第二位置。
优选地,下面板能够转动地安装在主体框架上,下面板的转动轴线位于上出风口的下边沿。
优选地,上出风口设置有上导风板,上导风板能够打开或者关闭上出风口。
优选地,上导风板能够转动地安装在主体框架上。
优选地,上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上出风口的下边沿,上导风板能够下旋打开。
优选地,主体框架还包括出风风道,出风风道处设置有风道切换机构,风道切换机构能够调节出风风道与下出风口以及上出风口的连通状态,以使出风风道能够选择地与下出风口连通或与上出风口连通。
优选地,上出风口与出风风道之间设置有连通风道,出风风道能够通过连通风道与上出风口连通,连通风道包括风道内壁和风道外壁,下面板设置在风道外壁外侧。
优选地,风道切换机构包括风道调节板,风道调节板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出风风道的出口位置,风道调节板具有封堵连通风道以使出风风道与下出风口连通的第一转动位置,以及封堵下出风口以使出风风道与连通风道连通的第二转动位置。
优选地,风道调节板为弧形的单板结构。
优选地,风道调节板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配合,能够在室内机处于下出风状态时封堵连通风道以使出风风道与下出风口连通,并在室内机处于上出风状态时封堵下出风口以使出风风道与连通风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