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4977.5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董何亮;王连井;唐付;李子豪;王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荣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范登峰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路面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底层,底层的顶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稳定层、沥青中层及沥青面层;沥青面层与所述沥青中层之间设置有粘层,沥青中层与稳定层之间设置有下封层,下封层与稳定层之间设置有透层;本发明中的沥青路面结构,稳定层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深度及抗冻性能,能够在恶略的天气环境中为沥青路面提供稳定的支撑;沥青面层与沥青中层中,沥青中层中的集料粒径较大,沥青面层的集料粒径较小,使得沥青路面能够达到较高的平整度,同时能够保证沥青路面的强度;本发明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法工序较为简单,施工后的路面无明显轮迹,无隆起、裂纹、搓板、起皮和松散等现象,路面品质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面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在遭受交通量增长、环境湿度及温度变化、制作材料及养护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路面裂缝、车辙及脱落等路面病害,这些路面病害不仅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各种各样的隐患,会致使路基、路面的强度降低,影响到道路的正常使用;同时还会严重影响沥青路面正常的使用寿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510113518.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软土基质路面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它包括对软土基质处理、半刚性基层原料的配制、半刚性基层的施工、沥青混凝土的配制、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等,用摊铺机压实,摊铺时分左右两幅、上下分3层施工,处理好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得到沥青混凝土路面,成型检测合格后使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使软土基质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合格率由现状的86%提高到95%以上,而且沥青路面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等现象,避免了路面产生缝隙,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奉命和安全性能。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路面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地面平整性较差、车辆的碾压仍容易产生裂缝,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提升路面强度的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升路面强度及路面品质的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底层,所述底层的顶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稳定层、沥青中层及沥青面层;所述沥青面层与所述沥青中层之间设置有粘层,所述沥青中层与所述稳定层之间设置有下封层,所述下封层与所述稳定层之间设置有透层。
所述沥青面层为厚度是3~5cm的sup-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
所述沥青中层为厚度是6~9cm的Sup-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
所述稳定层为厚度是19~21cm的水泥稳定碎石层。
所述底层为厚度17~19cm的素混凝土层。
所述粘层为改性乳化沥青涂层;所述下封层为PC-2慢裂乳化沥青涂层;所述透层为PC-2慢裂乳化沥青涂层。
如上所述的沥青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地面整理,平整并夯实地面;
底层铺设,在地面铺设素混凝土并将其振捣均匀,干燥成型;
稳定层铺设,在底层的顶部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并将其振捣均匀,干燥成型;
透层铺设,在稳定层的顶部喷涂形成透层;
下封层铺设,在透层的顶面喷涂形成下封层,撒布集料并碾压平整;
沥青中层铺设,在下封层的顶部铺设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并碾压平整;
粘层铺设,在沥青中层的顶部喷洒改性乳化沥青;
沥青面层铺设,在粘层的顶部铺设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并碾压平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荣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荣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4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缓冲器组装用销棒自动插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