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束缚水饱和度的岩心多次应力敏感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4540.1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5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平;严华荣;汪周华;王烁石;杜建芬;刘煌;胡义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束缚水 饱和度 岩心 多次 应力 敏感 测试 方法 | ||
1.一种考虑束缚水饱和度的岩心多次应力敏感测试方法,依靠气测渗透率装置完成,该装置包括恒温箱、岩心夹持器、氮气中间容器、驱替泵、围压泵、回压泵、气水分离器,岩心夹持器、氮气中间容器位于恒温箱中,岩心夹持器入口端通过氮气中间容器连接驱替泵,出口端通过回压阀分别连接回压泵和气水分离器,岩心夹持器还连接围压泵,两端设置压差计,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将岩心样品清洗、烘干,测量岩心长度L、直径d、孔隙度然后将岩心在常温下抽真空,再放入地层水中饱和24h,记录饱和的水量Sw1;
(2)确定上覆岩层压力Pw:
Pw=ρ*g*h
式中h—岩心取心深度,m;ρ—上覆岩层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9.81m/s2;
(3)将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中,恒温箱升温至地层温度,对岩心进行建压,将驱替泵调至恒速模式,将氮气按照0.125ml/min注入岩心至内压达到地层压力P,建压过程中保持围压大于出口压力5MPa,回压大于出口压力2MPa,当围压等于Pw、回压等于P时,保持围压和回压不变,继续注入氮气将地层水驱出,记录驱出的水量Sw2,建立束缚水饱和度当束缚水饱Sw和储层要求的束缚水饱和度Swf一致则建压完成,停止注气;
(4)保持围压不变并按照压力为5Mpa将内压从P进行逐级降压至设计的最低压力Po,完成降压开采过程,每次降压都在出口端利用气水分离器记录采出的水量Wi(i=1,2,3…)、气量Gi(i=1,2,3…),通过压差计记录岩心两端的压差ΔPi(i=1,2,3…),根据达西定律计算降压过程中每个压力点岩心的气相渗透率Ki(i=1,2,3…):
式中,Q—采出流体总流量,即出口端采出的水量Wi、气量Gi之和,cm3/s;μm—流体在实际压力下的粘度,即出口端采出的水蒸汽、氮气混合气体在实际压力下的粘度,Pa·s;L—岩心长度,cm;A—岩心截面积,cm3;ΔPi—降压过程中岩心两端压差,MPa;
(5)当内压降低到Po后,保持围压不变,继续使用驱替泵按照0.125ml/min将氮气注入岩心,使内压从Po按照压力为5Mpa进行逐级升高压力至P,完成关井恢复过程,每次升压都在出口端利用气水分离器记录采出的水量Wj(j=1,2,3…)、气量Gj(j=1,2,3…),通过压差计记录岩心两端的压差ΔPj(j=1,2,3…),根据达西定律计算升压过程中每个压力点岩心的气相渗透率Kj(j=1,2,3…):
式中Q—采出流体总流量,即出口端采出的水量Wj、气量Gj之和,cm3/s;μm—流体在实际压力下的粘度,即出口端采出的水蒸汽、氮气混合气体在实际压力下的粘度,Pa·s;L—岩心长度,cm;A—岩心截面积,cm3;ΔPj—升压过程中岩心两端压差,MPa;
(6)将降压过程、升压过程中压力大小相同的点所对应测试得到的渗透率进行比较,如果在相同压力点下升压过程测试得到的渗透率Kj小于降压过程测试得到的渗透率Ki,则表明岩石渗透率随着应力大小的改变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不能恢复到其原始值,即渗透率发生部分不可逆变化,两者差值越大,表明岩石受到应力敏感的程度越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束缚水饱和度的岩心多次应力敏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体在实际压力下的粘度μm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μm-μo)ξm=1.08×10-8×[exp(1.439ρrm)-exp(-1.111ρrm1.858)]
式中,μm:混合气体在实际压力下的粘度,Pa·s;
μo:混合气体在常压下的粘度,Pa·s;
ρrm:混合气体对比密度;
ξm:组合数;
Mm:混合气体实际相对分子质量,g/mol;
μN:氮气常压下粘度,Pa·s;
μW:水蒸气常压下粘度,Pa·s;
ΜN:氮气常压下的相对分子质量,g/mol;
ΜW:水蒸气常压下的相对分子质量,g/mol;
ρm:混合气体实际压力下密度,Kmol/m3;
ρcm:混合气体临界条件下密度,Kmol/m3;
Tcm:混合气体虚拟临界温度,℃;
Pcm:混合气体虚拟临界压力,MPa;
ΦNW:两组分间的结合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45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