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装作业风险管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4193.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6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汤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欧依安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25;G08B21/22;G08B7/06;G06Q10/06;B66F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邓爱军 |
地址: | 315194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装 作业 风险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装作业风险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安装在吊装作业现场,用来拍摄包括吊物和吊物周围环境的吊装作业现场图像,并将吊装作业现场图像发送到风险管控装置;风险管控装置,用来对摄像头拍摄的吊装作业现场图像进行处理,并根据吊装作业现场图像对吊装作业现场出现的风险进行管控,风险管控装置包括吊物轮廓识别与绘制模块、虚拟控制区绘制模块、虚拟控制区生效模块、人员识别模块、虚拟控制区闯入识别与报警模块和虚拟控制区撤销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摄像头实时采集吊装作业现场图像,通过风险管控装置对实时采集的吊装作业现场图像进行处理,并根据实时采集的吊装作业现场图像对吊装作业现场进行实时风险安全管控,避免吊装作业安全事故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装作业风险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吊物区域及其附近有人是吊装作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因为,吊钩脱落、吊索断裂、吊具失效、起吊方式不当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吊物对人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在现有技术手段中,尚未出现能够实时设定移动危险区域,对误入危险区域人员进行告警的装置。目前仅靠设置隔离虚拟控制区、设置指挥、培训、安全交底会等方式来防止人员误入吊装区域(危险区域)。因此,为了避免吊装作业安全事故发生,有必要研发一种吊装作业风险管控系统,实时进行吊装作业风险管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实时对吊装作业进行风险管控的吊装作业风险管控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吊装作业风险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头,安装在吊装作业现场,用来拍摄包括吊物和吊物周围环境的吊装作业现场图像,并将吊装作业现场图像发送到风险管控装置;
风险管控装置,用来对摄像头拍摄的吊装作业现场图像进行处理,并根据吊装作业现场图像对吊装作业现场出现的风险进行管控,风险管控装置包括吊物轮廓识别与绘制模块、虚拟控制区绘制模块、虚拟控制区生效模块、人员识别模块、虚拟控制区闯入识别与报警模块和虚拟控制区撤销模块,其中
吊物轮廓识别与绘制模块,用于提取吊装作业现场图像中的吊物的轮廓线,并将吊物的轮廓线绘制出来,并计算得到吊物轮廓线的坐标集;
虚拟控制区绘制模块,用来绘制临时虚拟控制区,即在吊物的轮廓线基础上,往外扩展产生一个与吊物轮廓线完全相似的封闭线圈,该封闭线圈即为临时虚拟控制区;
虚拟控制区生效模块,用来生效临时虚拟控制区,当同时满足下述条件a和条件b时,将临时虚拟控制区生效:
条件a:连续N帧吊装作业现场图像中的吊钩与吊物的轮廓线之间的距离首次保持不变或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波动;
条件b:连续N帧吊装作业现场图像中的吊物首次远离目标位置基准面;
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人员识别模块,用来检测作业现场图像中的人员,并确定其位置;这里用来检测人员的方式可以为检测到的人体或检测到安全帽等能代表作业人员的特定物品;
虚拟控制区闯入识别与报警模块,将人员识别模块检测到的人体位置闯入临时虚拟控制区后,即发出报警信息;
虚拟控制区撤销模块,用来对临时虚拟控制区进行撤销,当吊物离目标位置基准面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L时撤销虚拟控制区。
作为优选,所述摄像头安装在吊物的上方,且偏离吊物中心垂直线一定距离。
作为改进,当吊物设置在目标位置基准面时,将此时摄像头拍摄的吊装作业现场图像的中心位置点设为原点O,将此时吊物轮廓线与原点O之间的距离设为原始距离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欧依安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欧依安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4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