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化监控下的混凝土搅拌桩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3775.9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楚泉;孙善龙;黄群胜;刘荣保;陈卓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金信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E02D15/04;E02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化 监控 混凝土 搅拌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化监控下的混凝土搅拌桩结构及施工方法,其方法包括安装于桩机上的钻杆;在完成桩机垂直度检查后,控制钻杆搅拌下沉,实时获取钻杆采集的钻杆下沉速度,使钻杆的下沉速度位于预设速度范围内;当完成搅拌下沉后,控制钻杆喷浆搅拌提升,实时获取钻杆采集的钻杆提升速度,使钻杆的提升速度位于预设速度范围内;当完成搅拌提升后,控制钻杆停止喷浆,再使钻杆重复搅拌下沉,实时获取钻杆采集的钻杆下沉速度,使钻杆的下沉速度位于预设速度范围内;当完成重复搅拌下沉后,控制钻杆二次喷浆搅拌提升,实时获取钻杆采集的钻杆提升速度,使钻杆的提升速度位于预设速度范围内。本申请具有改善混凝土搅拌桩成桩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化监控下的混凝土搅拌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借助钻机械,钻孔喷浆,并对输送至地基深部的水泥浆进行反复提升搅拌,使水泥浆与地基土搅合,水泥浆固化,形成混凝土搅拌桩,以加强地基强度。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地基加固方法。地基加固后可以很快投入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专人进行施工过程监视和记录成桩数据,严格按要求控制每根混凝土搅拌桩的喷浆量、下沉速度、提升速度、喷浆深度、复搅深度等,以及时纠正或采取补救措施,控制成桩的质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存在有现有的混凝土搅拌桩施工过程需要人工进行监视,工作量大,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影响了成桩质量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成桩的质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化监控下的混凝土搅拌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申请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化监控下的混凝土搅拌桩施工方法,具有改善成桩质量的特点。
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数字化监控下的混凝土搅拌桩施工方法,包括测量放样和桩机就位、对中和垂直度检查,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桩机上的用于实时采集成桩数据的钻杆;
在完成桩机就位、对中和垂直度检查后,控制所述钻杆搅拌下沉至预设深度,实时获取所述钻杆采集的钻杆下沉速度,使所述钻杆的下沉速度位于预设速度范围内;
当完成搅拌下沉后,控制所述钻杆喷浆搅拌提升至预设位置处,实时获取所述钻杆采集的钻杆提升速度,使所述钻杆的提升速度位于预设速度范围内;
当完成搅拌提升后,控制所述钻杆停止喷浆,再使所述钻杆重复搅拌下沉至预设深度,实时获取所述钻杆采集的钻杆下沉速度,使所述钻杆的下沉速度位于预设速度范围内;
当完成重复搅拌下沉后,控制所述钻杆二次喷浆搅拌提升至预设位置处,实时获取所述钻杆采集的钻杆提升速度,使所述钻杆的提升速度位于预设速度范围内;
当完成二次喷浆搅拌提升后,控制桩机移位至下一桩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在桩机上的钻杆实时采集凝土搅拌桩施工时涉及的成桩数据,有利于控制每根混凝土搅拌桩的喷浆量、下沉速度、提升速度、喷浆深度、复搅深度等,减少人工监视的工作量,有利于及时纠正或采取补救措施,控制成桩的质量;在完成桩机就位、对中和垂直度检查后控制钻杆搅拌下沉时,借助钻杆实时采集获取钻杆的下沉速度,以用于反馈钻杆的下沉速度,控制钻杆按预设速度下沉,保证成桩质量;当完成搅拌下沉后控制钻杆喷浆搅拌提升时,借助钻杆实时采集获取钻杆提升速度,以用于反馈钻杆的提升速度,控制钻杆按预设速度提升,保证成桩质量;当完成搅拌提升后控制钻杆重复搅拌下沉时,借助钻杆实时采集获取钻杆的下沉速度,以用于反馈钻杆的下沉速度,控制钻杆按预设速度下沉,保证成桩质量;当完成重复搅拌下沉后控制钻杆二次喷浆搅拌提升时,借助钻杆实时采集获取钻杆提升速度,以用于反馈钻杆的提升速度,控制钻杆按预设速度提升,保证成桩质量;进而改善了成桩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金信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金信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7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