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灭火装置及其灭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3734.X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9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钱杰;傅伊达;杜江萍;楼桑桑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城乐居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A62C31/03;A62C31/07;A62C31/12;A62C31/28;A62C5/02;A62C3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航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98 | 代理人: | 傅磊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灭火 装置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灭火装置及其灭火系统,涉及新型工程灭火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均匀混合挥洒结构和水基灭火模块,均匀混合挥洒结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基灭火模块,水基灭火模块用于储存灭火用水,并喷水灭火;还包括泡沫灭火模块,均匀混合挥洒结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泡沫灭火模块。本发明通过多模块的配合设计,使得系统便于对起火源进行观测,辨别起火源头的情况,根据起火源头的类别选择使用不同的基型的灭火模块对其进行灭火,并通过多种灭火形式的混合装置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装置针对建筑内部起火的灭火效率及自动化灭火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工程灭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灭火装置及其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因火灾产生的悲剧,为了避免建筑内部火灾出现不可控制的情况,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开始更加重视灭火系统,但是,现有的的灭火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处理手段单一,不便于根据不同的起火原因进行对应的处理,大大降低了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灭火装置及其灭火系统,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的灭火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处理手段单一,不便于根据不同的起火原因进行对应的处理,大大降低了使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灭火装置,包括均匀混合挥洒结构和水基灭火模块,所述均匀混合挥洒结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基灭火模块,所述水基灭火模块用于储存灭火用水,并喷水灭火;
还包括泡沫灭火模块,所述均匀混合挥洒结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泡沫灭火模块,所述泡沫灭火模块用于快速生成泡沫基的灭火材质,所述均匀混合挥洒结构用于稳定的往复摇摆,从而使得灭火材质均匀导出,并利用晃动辅助提高泡沫基混合生产的效率;
还包括沙土灭火模块,所述泡沫灭火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沙土灭火模块,所述沙土灭火模块用于展开沙土覆盖式灭火。
优选的,所述均匀混合挥洒结构包括同步定位板、延伸定位板、第一电机、曲柄带动轴、同步导出杆、受力往复推块、限位弹簧和跟随定位块,所述同步定位板的两侧均焊接连接有延伸定位板,所述延伸定位板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曲柄带动轴,所述曲柄带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同步导出杆,所述同步导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受力往复推块,所述同步定位板底端远离延伸定位板的一端焊接有配动限位块,所述配动限位块的底端与受力往复推块滑动连接,所述受力往复推块的一端焊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与配动限位块焊接连接,所述受力往复推块的底端焊接有跟随定位块。
通过第一电机输出转矩,带动曲柄带动轴完成转动,由于曲柄带动轴的偏心设计,在曲柄带动轴转动过程中会产生最远端和最近端的推导变化,利用曲柄带动轴和同步导出杆的转动连接,使得同步导出杆获得推导变化带来的行程动力,并利用同步导出杆和受力往复推块的焊接,及受力往复推块与配动限位块的滑动连接,使得受力往复推块受力带动跟随定位块形成往复晃动,并利用限位弹簧对受力往复推块的弹性支撑形成限位;
优选的,所述水基灭火模块包括蓄水箱、进水管、第一抽水泵、第一导水管和第一雾化喷头,所述蓄水箱的一端焊接有进水管,所述蓄水箱的两侧固定有多个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一导水管,所述第一导水管的底端固定有多个第一雾化喷头。
通过进水管向蓄水箱的内部注入水,当需要进行水基灭火时,通过控制第一抽水泵将蓄水箱内部的液体快速抽出,进入第一导水管,最后经过第一雾化喷头雾化后喷洒,利用雾化提高水液覆盖面积,进一步提高灭火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城乐居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蓝城乐居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7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