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系统信用体系的需求质量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3567.9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2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高蕊;冷炜;陈希;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张峰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系统 信用 体系 需求 质量 评估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系统信用体系的需求质量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软件测试领域。本发明根据系统信用管理的方式进行需求质量评估,通过历史上的需求变更次数、需求类缺陷占比、需求类工单占比等综合指标构造信用体系因子模型,并通过天航系统信用管理模块生成系统信用报告,实时展示系统的信用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在测试管理上提供抓手,来评估该系统需求的测试工作量和测试周期,从而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测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系统信用体系的需求质量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行内业务场景复杂,需求排期多,测试饱和度比较高。同时需求变更频繁、需求质量问题多导致测试大量返工,缺陷率增高,为解决上述问题积极探索精准化、智能化及自动化的信用模型分析方案。本方案通过对系统需求变更次数、需求类缺陷占比、需求类工单占比数据建立模型,智能计算每个系统的信用等级来定量反映需求质量并作为后续评估测试工作量及周期的重要参考。
目前已有的需求质量评估的技术方案归纳如下:
1、使用配置类端到端配置测试的方法及系统,采用需求模板规范化,流程IT化,配置自动化的三化流程,来保证需求质量。
2、在软件开发阶段中采用瀑布式模型级迭代式模型,在软件需求行医阶段判断需求质量。
以上相关的需求质量及评估方法,均缺乏定量的评估度量手段,有的方法只是适用于开发阶段,测试阶段无法复用。有的是在测试过程中保证需求质量,并不能为测试工作量评估提供参考。
对于需求质量的评估,缺少定量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只能靠人来主观判断。同时开发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是适用于开发层面,缺少从测试分析角度来评估需求质量。基于以上需求,缺少一种从测试的角度定量评估需求质量的方法,并作为评估测试工作量及周期的参考。
发明内容
当前行内业务场景复杂,需求排期多,缺乏统一的需求质量评估机制。一般35%的排期在移交测试后存在业务/技术需求变更,40%的需求变更会导致测试大量返工。10%的测试缺陷、16%的业务工单是由需求变更导致的。最终导致排期紧张,缺陷率增高、测试效率下降。测试管理上缺乏约束,对于需求质量没有统一的定量评估方法,导致测试无法更科学、合理的评估测试工作量,如此往复无法自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系统信用体系的需求质量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提供完整的基于系统信用体系的需求质量评估方法。
一种基于系统信用体系的需求质量评估方法,包括:依据系统需求变更次数、需求类缺陷占比、需求类工单占比数据来构造信用体系因子模型,并基于信用体系因子模型对应的系统信用管理模块生成系统信用报告,智能计算每个系统的信用值;
需求变更次数,通过统计系统某个时间段内需求变更的次数计算出一个需求变更系数,需求变更系数
需求类工单占比,通过统计系统某个时间段内需求工单数在所有工单中的占比,计算出一个需求类工单占比系数,需求类工单占比系数
需求类缺陷占比,通过统计系统某个时间段内需求类缺陷在所有缺陷中的占比,计算出一个需求缺陷占比系数,需求缺陷占比系数
可选地,基于需求变更系数计算出对应的比例系数ηA;
加权求得系统总分值,如下式
Score=0.4·A+0.4·I+0.2·D
依据总分值和阈值划分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5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