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温管道接口防护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3022.8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申勇;王嵩;马宗勇;宋佳男;宋亚峰;王颖;张韬臻;穆俊豪;程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18 | 分类号: | F16L59/18;F16L59/02;F16L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056300 河北省邯郸市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管道 接口 防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保温管道接口防护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保温材料和接口弹性套(2),所述接口弹性套(2)的左端套装在保温管道接口处的左保温管(5)的左外护管(51)表面上,所述接口弹性套(2)的左端口内径小于或等于左保温管(5)的左外护管(51)的外径,所述接口弹性套(2)的右端套装在保温管道接口处的右保温管(6)的右外护管(61)表面上,所述接口弹性套(2)的右端口内径小于或等于右保温管(6)的右外护管(61)的外径,所述接口弹性套(2)与所述左保温管(5)的右端面、所述左保温管(5)的左管体(50)的外壁和所述右保温管(6)的左端面之间形成一个封闭腔体,所述接口保温材料填充于所述封闭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管道接口防护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防水套(7)和/或右防水套(8),所述左防水套(7)用于隔开所述左保温管(5)的左保温层(52)与所述接口保温材料,所述右防护套(8)用于隔开所述右保温管(6)的右保温层(62)与所述接口保温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管道接口防护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防水套(7)包括套在左保温管(5)的左管体(50)外壁上的左密封套(71),所述左密封套(71)的左端设有与所述左密封胶套(71)一体成型的左凸缘层(72),所述左凸缘层(72)的最外侧向外延伸至所述接口弹性套(2),并与所述接口弹性套(2)一体成型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右防护套(8)包括套在右管体(60)外壁上的内密封套(81)和套在右外护管(61)左端外壁上的外密封套(82),所述内密封套(81)的右端面通过右凸缘层(83)与所述外密封套(82)的左端面一体成型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右凸缘层(83)紧贴在所述右保温层(62)的左端面上,所述接口弹性套(2)的右端包裹在所述外密封套(82)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温管道接口防护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保温材料包括包裹于所述左保温管(5)的左管体(50)外壁的预制型保温材料(11)和填充于预制型保温材料(11)外侧的填充型保温材料(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管道接口防护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弹性套(2)的左端通过左束紧装置(3)或密封胶固定在左保温管(5)的左外护管(51)上,所述接口弹性套(2)的右端通过右束紧装置(4)或密封胶固定在右保温管(5)的右外护管(61)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管道接口防护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弹性套(2)左、右端口的内壁上分别设有用于增强密封效果的水线(21)。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保温管道接口防护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弹性套(2)的右端套在所述右保温管(6)的承口段的右外护管(61)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保温管道接口防护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弹性套(2)的右端套在所述右保温管(6)的水平段的右外护管(6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温管道接口防护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弹性套(2)用于包裹所述接口保温材料的中间部位的纵截面为矩形、锥形、椭圆形、圆形或其他组合型的异形结构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温管道接口防护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弹性套(2)的中间部位左右对称地设有两个中间束紧装置(9)。
11.一种使用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温管道接口防护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S1:清理左、右保温管道接口处的端口保温层、外护管表层以及承口和插口基体的外壁,使表面平整无油污和杂质。
S2:将接口防护弹性套(2)的左端口套左保温管(5)的左外护管(51)上,同时将与防护弹性套(2)一体成型的左防水套(7)套在左管体(50)上,使得左防水套(7)的左凸缘层(72)紧密贴合在左保温管(5)的左保温层(52)端面,然后将接口防护弹性套(2)的右端上翻至其左端的外周。
S3:将右防水套(8)的内密封套(81)套在右保温管(6)的承口基体上,同时将右防水套(8)的外密封套(82)套在右外护管(61)的左端,使得右防水套(8)的右凸缘层83与右保温管(6)的右保温层(62)紧密贴合在一起。
S4:将左保温管(5)的插口安装至右保温管(6)的承口内,保温管道连接到位后,在保温管道接口处的左管体(50)的外壁上及左防水套(7)的左密封套(71)上缠绕预制成型保温材料(11),然后将接口弹性套(2)的右端下翻至包裹在右外护管(61)外壁上的外密封套(82)上。
S5:将接口弹性套(2)的左、右端分别通过左、右束紧装置(3、4)或密封胶固定在左、右外护管(51、61)上。
S6:在接口弹性套(2)上开设注料孔,通过注料孔对接口弹性套(2)所包裹的密封腔进行气密性检测。
S7:气密性检测没有问题后,在接口弹性套(2)上开设出气孔,然后通过注料孔将填充成型保温材料(12)注入所述腔体内,直至填充成型保温材料充满腔体空间,与预制成型保温材料(11)形成一个组合体。
S8:封堵注料孔与出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0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