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级联的银行信息管理系统、银行信息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2178.4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7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张峰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级联 银行 信息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级联的银行信息管理系统、银行信息管理方法,所述银行信息管理方法包括:从数据窗口自动获取预设目标域数据,所述预设目标域数据包括柜员数据、网点数据和分行数据;根据所述柜员数据构建柜员画像模型;根据所述网点数据和所述柜员画像模型构建网点画像模型;根据所述分行数据、所述网点画像模型和所述柜员画像模型构建分行画像模型。在数据处理层面使用批量管理方法,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操作风险。在全行预警分析层面构建柜员画像、网点画像和分行画像三个功能模块,通过整合运用目前各业务系统交易数据,建立级联化的数据分析应用提升运营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银行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银行业务的排队预约系统及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的银行智慧运营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面对海量数据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大数据处理技术目前已经成熟的运用到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上,目前成熟的技术框架有Teradata天睿公司的动态企业数据仓库Active EDW,其主要注重于底层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处理层面;IBM公司的银行业系统管理解决方案依赖于SPSSClementine数据挖掘平台与Cognos Analytics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开发出一套数据管理模型。
目前银行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存在一定缺陷。首先,我国的银行组织架构采用以区域管理为主的总分型组织构架,存在营业网点多,柜员及业务大等问题,不同机构里的不同柜员每天处理不同的业务不计其数,传统的技术手段已经无法支撑海量数据,采用人工导入数据的方式会带来昂贵的人工成本;其次,以分散运营管理测算方式存在数据分散、效率不高、数据分析不够全面等问题。分行总体企业管理决策和指示预警没有与机构网点、柜员及业务相挂钩,基于大数据挖掘和可视化的画像模型缺失,有待提高领导项目策略在企业管理的靶向性和精准性。因此,如何将这些大数据真正利用起来以帮助银行构建“精益化、级联化、信息化”是银行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丞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何提高数据获取效率以及建立级联化管理系统,以实现精细化管理。
(二)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级联的银行信息管理方法,所述银行信息管理方法包括:
从数据窗口自动获取预设目标域数据,所述预设目标域数据包括柜员数据、网点数据和分行数据;
根据所述柜员数据构建柜员画像模型;
根据所述网点数据和所述柜员画像模型构建网点画像模型;
根据所述分行数据、所述网点画像模型和所述柜员画像模型构建分行画像模型。
优选地,从数据窗口自动获取预设目标域数据的方法包括:
利用RPA机器人对数据窗口中的源域数据以及待获取的目标域数据进行标注;
对标注后的源域数据和待获取的目标域数据建立匹配关系;
根据匹配关系,将源域数据填充至目标域中,形成预设目标域数据。
优选地,根据所述柜员数据构建柜员画像模型的方法为根据所述柜员数据构建基本信息单元、业务素质单元、风险监控单元、培训单元、职业生涯单元。
优选地,根据所述网点数据和所述柜员画像模型构建网点画像模型的方法为:
根据所述网点数据构建岗位设置单元;
根据所述网点数据和所述风险监控单元构建关注事项单元;
根据所述网点数据和所述柜员画像模型构建网点动态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2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专用管道喷涂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日志分析的错误定位方法和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