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水龙头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1882.8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章盛辉;肖云鹏;余德正;李昊;刘伟山;祝传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31/02;F16K31/60;F16K3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水龙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水龙头,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其中,这种智能水龙头包含主体组件、配置于主体组件的横梁组件、具有配置于横梁组件的固定端和活动端的出水组件、配置于横梁组件靠近固定端的位置且用以检测横梁组件上方的物体的第一感应组件、配置于横梁组件靠近活动端的位置且至少用以检测横梁组件下方的物体的第二感应组件,以及阀组件和控制组件。阀组件用以连通活动端的出水口和外部水源;控制组件,电连接于阀组件、第一感应组件和第二感应组件,用以根据第一感应组件和第二感应组件的电信号控制阀组件打开或关闭。水龙头具有感应出水和长出水两种模式,而且在使用时不会发生误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常见的家用设备。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水龙头有手动或者感应式的水龙头。由于感应式的水龙头不需要直接触碰龙头的本体,不仅方便在手脏的时候使用,还有利于保持龙头干净。因此,具有感应功能的水龙头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先技术中,感应水龙头存在长出水和感应出水两种模式。
长出水模式即:感应一次打开水龙头,再次感应关闭水龙头。
感应出水模式即:设定打开水龙头的条件,当满足条件时打开,不满足条件时关闭。例如:在预定位置感应到物体时打开水龙头,没有感应到物体时关闭水龙头;或者,当检测到龙头把手或出水口离开预定位置时打开水龙头,检测到龙头把手或出水口处于预定位置时关闭水龙头。
在先技术中,普遍只有长出水模式,或者只有感应出水模式。其使用方式不能根据需要转换,使用上存在局限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水龙头,旨在改善现有水龙头的控制方式单一的问题。
第一方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水龙头,其包含主体组件、可转动的配置于所述主体组件的横梁组件、具有配置于所述横梁组件的固定端和活动端的出水组件、配置于所述横梁组件靠近所述固定端的位置且用以检测所述横梁组件上方的物体的第一感应组件、配置于所述横梁组件靠近所述活动端的位置且至少用以检测所述横梁组件下方的物体的第二感应组件,以及阀组件和控制组件。
所述活动端可活动的配置于所述横梁组件;所述固定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活动端设置有出水口;阀组件连通于所述出水口和外部水源,用以控制所述出水口是否出水;控制组件,电连接于所述阀组件、所述第一感应组件和所述第二感应组件,用以根据第一感应组件和第二感应组件的电信号控制阀组件打开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横梁组件和所述主体组件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以使所述横梁组件在预设角度内转动。
可选地,所述横梁组件大致呈长条形,其一端设置有用以连通于所述主体组件的连接孔,另一端设置有用以容置所述活动端的收纳孔;
所述固定端配置于所述连接孔,以使所述进水口连通于所述主体组件;所述活动端可活动的嵌置于所述收纳孔,以使所述出水组件和所述横梁组件之间形成一个闭环;
可选地,所述出水组件至少部分由柔性材料或挠性材料制成,以使所述活动端能够离开所述收纳孔进行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感应组件构造成用以检测所述闭环的内部区域;所述横梁组件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连接孔一侧的设置有倾斜朝向所述内部区域的倾斜侧壁;
所述横梁组件构造有连通于所述倾斜侧壁的第一感应容腔;所述第一感应组件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感应容腔的第一感应装置和/或第二感应装置;
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为TOF感应器或红外线感应器,其倾斜向上设置,用以沿着所述倾斜侧壁的朝向检测物体;
所述第二感应装置为语音识别装置,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感应容腔的下壁,用以检测声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