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爆破噪音的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1495.4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5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迟;张冬洋;黄义刚;冯莉;曾柏瑞;王冬;秦坤;邓云飞;赵进;邓世杰;吕文婷;张亚;聂文龙;丁小可;汪凯;邢跃;徐青青;李浩;胡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 |
主分类号: | G01H3/10 | 分类号: | G01H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李季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爆破 噪音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下爆破噪音的测试方法,采用单响延时连续爆破,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礁石的分布设置水下爆破测试点并记录每响的爆破药量,将野生动物向爆破测试点的安全区域驱赶,确认爆破测试点的危险区域内无野生动物后,引爆爆破测试点;分别在距离爆破测试点不同的距离和不同的水下深度设置噪音监测点,根据噪音监测结果获取各监测点的噪音值和噪音持续时间,根据各监测点的噪音值确定单响爆破药量,根据各监测点的噪音持续时间确定相邻两响的时间间隔,测试结束。通过对单响延时连续爆破的测试,选出单响爆破的药量和相邻两响的时间间隔,保证爆破噪音控制在渔业保护的门限值范围内且可防止相邻两响之间产生叠加共振而导致噪音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爆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爆破噪音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下爆破是指在水面下、水底土岩表面或水下岩层内部的爆破,民用一般用于炸除礁石,疏通航道,加深港口,在水下挖基坑、沟槽及开设引水洞等。
水下爆破施工主要的水下噪音来源于水下钻孔爆破,水下钻孔爆破将在水中产生较强的冲击波噪声,爆破噪音过大会海洋生物造成危害。目前水下爆破降噪主要通过限制单段爆破药量来控制爆破噪音,单段爆破药量有限,需要进行多次爆破施工,多次爆破制约爆破施工效率,且作业成本较高,增加爆破药量可提高爆破效率,但爆破噪音过大;因单段起爆药量的限制,特别在航道内爆破,需要封航后起爆,频繁作业,影响航道的运营;对于存在珍稀海洋生物的水域,多次起爆,增加对海洋动植物的干扰,存在加大环保风险的问题。
为提高爆破效率,通常会采用单响延时连续爆破,连续爆破易导致爆破噪音产生叠加共振,导致噪音增加,且单响药量直接影响爆破噪音;因此,有必要对爆破进行测试,将噪音控制在渔业保护的门限值范围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下爆破噪音的测试方法,以解决单响延时连续爆破易导致爆破噪音产生叠加共振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爆破噪音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沿海区域的炸礁施工,采用单响延时连续爆破,包括如下步骤:
S100,根据礁石的分布设置水下爆破测试点并记录每响的爆破药量;
S200,将野生动物向爆破测试点的安全区域驱赶,确认爆破测试点的危险区域内无野生动物后,引爆爆破测试点;
S300,分别在距离爆破测试点不同的距离和不同的水下深度设置噪音监测点;
S400,根据噪音监测结果获取各监测点的噪音值和噪音持续时间;
S500,根据各监测点的噪音值确定单响爆破药量,根据各监测点的噪音持续时间确定相邻两响的时间间隔,测试结束。
本发明的水下爆破噪音的测试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单响延时连续爆破的测试,选出单响爆破的药量和相邻两响的时间间隔,保证单响爆破的噪音控制在渔业保护的门限值范围内,确定两响的时间间隔,可防止相邻两响之间产生叠加共振而导致噪音增加,可最大限度的提高爆破效率,减少爆破施工次数,减少航道占用时间;在爆破测试前对野生动物进行驱赶,可有效减少爆破噪音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干扰。
(2)爆破点设有六个段别,以提高爆破效率,相邻两段别之间采用1秒延期导爆管雷管连接,以防止相邻两爆产生共振。
(3)相邻两段别之间的爆破药量均不相同,可有效防止相邻两爆之间产生叠加共振。
(4)驱赶小炮的材料选用单位载药量为0.8g的8号非电雷管,驱赶小炮为工程用小当量非电雷管,爆炸能量有限,对海洋动物产生潜在伤害的危险区域范围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未经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4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