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型边缘烧蚀量动态测量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0931.6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1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博;杜百合;朱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3;G06T7/80;G06F30/20;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贾晓燕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 边缘 烧蚀量 动态 测量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型边缘烧蚀量动态测量技术,包括:分析模型自发光强度较弱的波段,选择对应波段的滤光片,削弱模型自发光相对相机成像清晰度的影响;对相机采集到的模型边缘烧蚀全图像进行亚像素边缘检测,在Canny边缘检测的基础上,通过列扫描删除模型边缘之外的像素点,提高图像边缘检测质量;利用相机采集标定板图像,计算图像的像素空间分辨率;对比图像中模型边缘烧蚀点各时刻相对初始时刻的变化量,结合标定得到的像素空间分辨率参数,计算模型边缘烧蚀点不同时刻的烧蚀量。本发明测量装置简单,操作易行,动态性能好,为材料的耐高温和抗烧蚀性能考核提供新的测试手段,为防热结构设计即材料选型提供更为丰富的试验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力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型边缘烧蚀量动态测量技术。
背景技术
当飞行器以高马赫数在空中长时间飞行时,气动加热问题非常突出,机体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会发生烧蚀变形,严重危及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通过实验对材料的防热性能进行评估,而烧蚀量是其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烧蚀量测量方法可分为静态测量方法和动态测量方法。常用的千分尺烧蚀量测量法即属于典型的静态测量法:烧蚀前,在模型表面标记若干采样点,并利用千分尺测量其与基准面的距离;烧蚀后,测量相同采样点到基准面的距离;烧蚀前后采样点与基准面的距离变化,即为模型表面采样点的烧蚀量。该方法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1)无法获取实验过程中模型烧蚀量实时变化结果;(2)烧蚀前后测量采样点的对准难度较大。
典型的烧蚀量动态测量方法主要有:激光定位法,利用激光信号驱动步进装置,根据模型送进距离计算烧蚀量,该方法多用于单点测量,虽然测量精度较高,但对送进机构精度及实验环境要求严苛;铂-钨线烧蚀测量法,将烧蚀区域的电信号变化转换为烧蚀量,理论上可进行多线测量,但仅适用于导电烧蚀产物;超声测量法,通过识别超声波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计算模型边缘烧蚀量,测量精度较高,但不适用于高温流场实验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了一种模型边缘烧蚀量动态测量技术,可获取实验过程中模型边缘不同时刻的烧蚀量,简单、易行,更有助于分析模型材料防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模型边缘烧蚀量动态测量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析模型自发光强度较弱的波段,选择对应波段的滤光片,削弱模型自发光相对相机成像清晰度的影响;
步骤二、使用相机和步骤一得到的模型自发光强度较弱波段对应的滤光片,采集模型边缘烧蚀全图像,对相机采集到的模型边缘烧蚀全图像进行亚像素边缘检测,在Canny边缘检测的基础上,通过列扫描删除模型边缘之外的像素点,提高图像边缘检测质量;
步骤三、利用相机采集标定板图像,计算图像的像素空间分辨率;
步骤四、进行数字图像判读,对比图像中模型边缘烧蚀点各时刻相对初始时刻的变化量,结合步骤三标定得到的像素空间分辨率参数,计算模型边缘烧蚀点不同时刻的烧蚀量。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一中,将模型边缘自发光分为以下几个波段:390nm~420nm、437nm~477nm、468nm~508nm、512nm~552nm、615nm~655nm、650nm~670nm、665nm~725nm和800nm~860nm,每个波段对应一个滤光片;所述步骤一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11、将装有两个不同波段滤光片Fi、Fj的相机固定,并调节两台相机参数,使得两台相机的曝光时间和光圈大小相同;其中,装滤光片Fi的相机为相机i,装相滤光片Fj的相机为相机j;
步骤S12、利用两台相机同步采集模型边缘烧蚀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09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