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洞口的过渡结构及其建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40765.X | 申请日: | 202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9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明;金建伟;历永杰;尹海龙;李博;曹建涛;贾铮;黄景林;葛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00;E21D11/38;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冯妙娜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洞口 过渡 结构 及其 建造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口的过渡结构的建造方法,隧道洞口外接所述过渡结构,车辆自入口进入所述过渡结构后进入隧道或自隧道洞身进入所述过渡结构后驶离隧道,所述过渡结构包括镂空段,建造所述镂空段包括下述步骤:根据车辆的设计速度及隧道纵坡确定照明停车视距;根据所述照明停车视距,计算确定所述镂空段长度;根据计算确定的所述镂空段长度,建造所述镂空段,所述镂空段自远离隧道至靠近隧道方向设置有多个透光开口,所述过渡结构具有的开口面积随着与所述隧道距离的减小而递减,所述开口由至少一个透光开口组成。根据该建造方法建造的过渡结构可有效改善洞口内外光线过渡的问题,解决了防眩问题,提高隧道洞口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隧道洞口的过渡结构及其建造方法,属于隧道土建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空前发展的迅猛时期,高速公路的总里程正在逐年大幅增加。公路隧道以能克服高差、降低坡度、提高线形标准、缩短里程、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等优势被广泛的采用到公路交通建设中。
由于当隧道内外环境亮度和光色差异过大驾驶员会在进入狭窄的隧道洞口时出现“明暗”适应问题,导致驾驶员难以视认或辨清前方道路交通环境条件和信息而采取突然减速甚至刹车等不良驾驶行为,而后方车辆驾驶员未能及时发现前方车辆的制动行为,极易导致追尾相撞等交通事故。
近年来国内隧道建设规模逐年增大,隧道影响区域事故多发,事故的严重程度已成为影响家庭幸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隧道特别是洞口的光环境过渡和交通安全引发的问题越来越重视,相关研究益发丰富,但当期公路隧道洞口土建设计与光环境设计相互割裂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综合考虑洞口地理、地形、地质条件与光环境设计耦合,当隧道洞内外照明光环境悬殊大且通过调光措施无法满足要求时,如何合理确定隧道洞口洞门过渡结构,如何通过构建一个优化隧道行车环境、确保隧道行车安全的光过渡带,如何综合交通安全和全寿命经济等具体详实分析评价洞口结构等减光构造物的节能指标还鲜有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隧道洞口的过渡结构的建造方法,根据该建造方法建造的过渡结构可有效改善洞口内外光线过渡的问题,消除了洞口内外“黑洞”、“白洞”效应,解决了防眩问题,提高隧道洞口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降低了隧道的照明能耗,节约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隧道洞口的过渡结构的建造方法,所述隧道洞口外接所述过渡结构,车辆自入口进入所述过渡结构后进入隧道或自隧道洞身进入所述过渡结构后驶离所述隧道,所述过渡结构包括镂空段,建造所述镂空段包括下述步骤:
根据车辆的设计速度及隧道纵坡确定照明停车视距;
根据所述照明停车视距,计算确定所述镂空段长度;
根据计算确定的所述镂空段长度,建造所述镂空段,所述镂空段自远离所述隧道至靠近所述隧道方向设置有多个透光开口,所述过渡结构具有的开口面积随着与所述隧道距离的减小而递减,所述开口由至少一个透光开口组成。
可选地,所述镂空段长度由下式计算确定:
其中,L1为镂空段长度,单位为m,DS为照明停车视距,所述DS的取值范围为20-300。
可选地,多个所述透光开口自入口到洞口的方向至少成单排设置,所述开口由一个透光开口组成。
可选地,多个所述透光开口设置在所述镂空段的顶部,所述透光开口沿所述过渡结构的周向设置,并沿所述过渡结构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可选地,多个所述透光开口沿远离所述隧道至靠近所述隧道方向呈单排均匀分布,所述相邻两个透光开口的间距a按下式计算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华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07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