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堵缝的混凝土桥面维修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0760.7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何怡;郭峰;魏艳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12;E01C23/09;E01D101/24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张云枝 |
地址: | 47102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桥面 维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堵缝的混凝土桥面维修工艺,属于桥梁修补领域,一种自堵缝的混凝土桥面维修工艺,修补前在裂缝底部放置多个上行动球,在铺设沥青修补剂后,通过磁性材料的引导,上行动球其内部移动,使气泡破裂,加速内部气体的溢出,进而有效避免修补后修补中层内的空隙量,使其强度更高,有效避免二次产生裂缝,另外,上行动球在沥青修补液内移动时,自落渗球被逐渐分散在修补中层内,当修补中层因车辆压力二次产生裂缝时,自落渗球同样破裂,使气液修补剂溢出并渗入到二次开裂的裂缝处,实现自封堵,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提高修补层的有效作用时长,有效减小再次修补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修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堵缝的混凝土桥面维修工艺。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随着桥梁投入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桥面在长期的重压下,会产生一定的裂缝,裂缝形成后,需要及时进行修补,进而抑制断裂缝的扩大,但是现有的裂缝在修补时,修补剂被往往存在一定的空气,然而裂缝相对桥面较小,在铺上修补剂上,难以进行振捣密实除气的操作,导致修复后的修补层强度不高,在车辆、行人的压力作用下,极易二次产生裂缝。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堵缝的混凝土桥面维修工艺,修补前在裂缝底部放置多个上行动球,在铺设沥青修补剂后,通过磁性材料的引导,上行动球其内部移动,使气泡破裂,加速内部气体的溢出,进而有效避免修补后修补中层内的空隙量,使其强度更高,有效避免二次产生裂缝,另外,上行动球在沥青修补液内移动时,自落渗球被逐渐分散在修补中层内,当修补中层因车辆压力二次产生裂缝时,自落渗球同样破裂,使气液修补剂溢出并渗入到二次开裂的裂缝处,实现自封堵,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提高修补层的有效作用时长,有效减小再次修补的概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堵缝的混凝土桥面维修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对待修复裂缝进行凿毛处理,之后清除内部的碎渣;
S2、在待修复裂缝底部先铺设一层上行动球,然后在上行动球上铺设沥青修补液,形成修补中层;
S3、修补中层铺设好后,在未凝固之前,通过磁性材料在裂缝左右移动,引导上行动球在修补中层内先从下向上移动,然后横向左右移动,从而使内部的气泡破裂,上行溢出;
S4、最后在修补中层上再次铺设沥青修补液,形成修补表层,完成桥面修复。
修补前在裂缝底部放置多个上行动球,在铺设沥青修补剂后,通过磁性材料的引导,上行动球其内部移动,使气泡破裂,加速内部气体的溢出,进而有效避免修补后修补中层内的空隙量,使其强度更高,有效避免二次产生裂缝,另外,上行动球在沥青修补液内移动时,自落渗球被逐渐分散在修补中层内,当修补中层因车辆压力二次产生裂缝时,自落渗球同样破裂,使气液修补剂溢出并渗入到二次开裂的裂缝处,实现自封堵,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提高修补层的有效作用时长,有效减小再次修补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根据待修复裂缝的尺寸选择性对待修复裂缝进行扩缝处理,裂缝上截面小于2cm时,在凿毛处理前对裂缝进行扩缝处理,扩大后的裂缝截面尺寸不大于5cm,扩缝后,使缝相对较大,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修复难度,进而显著提高修复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0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