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抛丸机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0337.7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5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丁艳;曹洪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亿卡特勒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3/30;B24C3/08;B24C9/00;B24B31/10;B24B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丸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抛丸机,包括机箱、进料抛丸筒和出料抛丸筒,进料抛丸筒和出料抛丸筒均转动设置在机箱内,进料抛丸筒和出料抛丸筒均倾斜设置且进料抛丸筒位于出料抛丸筒上方,进料抛丸筒的进料端和出料抛丸筒的出料端均靠近机箱箱口设置,且进料抛丸筒的进料端和出料抛丸筒的出料端相远离设置,进料抛丸筒远离进料端的一端和出料抛丸筒远离出料端的一端相靠近设置,进料抛丸筒远离进料端的一端和出料抛丸筒远离出料端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导料组件,导料组件用于将进料抛丸筒内的工件输送到出料抛丸筒,分离组件用于分离出配合于抛丸机使用的工件。本申请可以连续进料和出料,从而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提高抛丸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属件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抛丸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抛丸是金属件加工过程中,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主要原理就是促使金属件在抛丸机中进行碰撞,从而可以去除金属件表面的杂质。
公开号CN2079305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自动化的抛丸机,包括机壳、旋风分离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机壳的凸板两侧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上均设有抛丸器,机壳内设有传送料带,机壳底部设有集料斗,集料斗与第一壳体侧底部之间设有第一绞龙,旋风分离器与机壳之间设有进料管,旋风分离器与第一绞龙之间设有出料。从而将工件输送到传送料带上后,由于传送料带与工件接触的上方带体向上传送,工件又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滑落,从而促使工件在传送料带翻滚,弹丸抛丸器高速射出,多角度击打在工件表面,即可使工件表面的氧化层等剥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专利中,由于工件不断在传送料带上翻滚,导致只有在一批工件处理好之后,反转传送料带,使得工件从传送料带上滚落,才可以进行下一批的工件加工,从而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抛丸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抛丸机及其使用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抛丸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抛丸机,包括机箱、进料抛丸筒和出料抛丸筒,所述进料抛丸筒和出料抛丸筒均转动设置在机箱内,所述机箱上设置有驱动进料抛丸筒和出料抛丸筒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进料抛丸筒和出料抛丸筒均倾斜设置且进料抛丸筒位于出料抛丸筒上方,所述进料抛丸筒的进料端和出料抛丸筒的出料端均靠近机箱箱口设置,且所述进料抛丸筒的进料端和出料抛丸筒的出料端相远离设置,所述进料抛丸筒远离进料端的一端和出料抛丸筒远离出料端的一端相靠近设置,所述进料抛丸筒远离进料端的一端和出料抛丸筒远离出料端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导料组件,所述导料组件用于将进料抛丸筒内的工件输送到出料抛丸筒,所述分离组件用于分离出配合于抛丸机使用的工件。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经由进料抛丸筒加入工件,利用进料抛丸筒的转动,使得工件在进料抛丸筒内不断翻转碰撞,从而可以去除工件表面的杂质;而且本申请中的工件经由进料抛丸筒抛丸的过程中,会不断向远离进料抛丸筒进料端的方向一端移动,从而工件可以通过导料组件进入到出料抛丸筒中继续抛丸,不仅可以进一步去除工件表面的杂质,而且工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以朝向出料抛丸筒的出料端移动而实现出料,同时在抛丸过程中,分离组件可以将工件分离出来,从而本申请实现了抛丸工作的连续出料和出料,自动化程度更高,抛丸效率更高。
可选的,所述导料组件包括第一封闭环座、第二封闭环座和导料管,所述第一封闭环座和第二封闭环座均设置在机箱远离箱口的一侧,所述进料抛丸筒远离进料端的一端和出料抛丸筒远离出料端的一端均开口设置,所述进料抛丸筒远离进料端的一端外周壁与第一封闭环座的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出料抛丸筒远离进料端的一端外周壁与第二封闭环座的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封闭环座远离进料抛丸筒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封闭环座远离出料抛丸筒的一端均封闭设置,所述第一封闭环座和第二封闭环座的相对环壁上贯穿设置有通料槽口,所述导料管连接在第一封闭环座和第二封闭环座之间且与通料槽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亿卡特勒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亿卡特勒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0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