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移动前传的控制字与I/Q波形同步传输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0085.8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1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邓明亮;邢智博;罗智睿;施静伟;王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516 | 分类号: | H04B10/516;H04B10/40;H04B10/2575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李金蓉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移动 控制 波形 同步 传输 方法 装置 | ||
1.面向移动前传的控制字与I/Q波形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带处理单元BBU池和远程无线电单元RRU接收移动前传上/下行中的控制字数据和移动信号I/Q波形;
在发送端,首先将控制字数据映射为正交幅度调制QAM星座图中的符号点,然后进行K倍上采样,最后将上采样后的控制字QAM符号进行数字正交滤波;同时,对移动信号I/Q波形进行L倍上采样,将上采样后的I/Q波形亦进行数字正交滤波;最后,将数字正交滤波后的控制字QAM符号和数字正交滤波后的移动信号I/Q波形在数字域中相加,进而输入一个数模转换器,数模转换器输出的电信号通过光强度调制注入单波长光纤链路,从而实现控制字数据和I/Q波形的同步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移动前传的控制字与I/Q波形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端,首先将光电转换后的电信号经一个模数转换器ADC数字化,进而输入多个并行的数字正交滤波器,然后对QAM符号进行K倍下采样,对移动信号I/Q波形进行L倍下采样,控制字QAM符号和移动信号I/Q波形完成信道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移动前传的控制字与I/Q波形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端,对于控制字数据,首先进行QAM星座图映射,转换为控制字QAM符号,然后对控制字QAM符号的I/Q分量进行K倍时域上采样,即在两个连续的样本之间插入K-1个零,最后将上采样后的控制字I/Q分量分别输入数字正交滤波器;对于移动信号I/Q波形,将移动前传中的移动信号I/Q波形进行I/Q分离,然后分别对I分量和Q分量进行L倍时域上采样,即在两个连续的样本之间插入L-1个零,最后将上采样后的I分量和Q分量分别输入数字正交滤波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面向移动前传的控制字与I/Q波形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字QAM符号对应的时域上采样系数K取决于DAC采样速率Fs_DAC、控制字数据速率Rb_CW和选取的QAM星座图,需满足:Fs_DAC=Rb_CW/log2N×K,其中N为QAM星座图中的符号点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面向移动前传的控制字与I/Q波形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信号I/Q波形对应的时域上采样系数L取决于DAC采样速率Fs_DAC、移动信号采样速率Fs_MS和控制字QAM符号速率BaudCW,需满足:Fs_DAC2×(L×Fs_MS+BaudCW)。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移动前传的控制字与I/Q波形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数字正交滤波器利用希尔伯特对进行设计,该滤波器的脉冲响应为:
hI(t)=p(t)cos(2πfct),
hQ(t)=p(t)sin(2πfct),
hI(t)、hQ(t)分别表示基于希尔伯特对的I和Q滤波器脉冲响应,p(t)为均方根升余弦脉冲,fc为数字正交滤波器的中心频率,t表示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面向移动前传的控制字与I/Q波形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字数据对应的数字正交滤波器带宽等于控制字QAM符号速率;所述移动信号I/Q波形对应的数字正交滤波器带宽等于移动信号采样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00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