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立柱导向定位的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9013.1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鲲鹏;丁北斗;李杰;马占国;蒋海里;李柏亮;庞哲;秦天琦;郜景林;施岑岑;徐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E04G2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毅 |
地址: | 2004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立柱 导向 定位 调整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立柱导向定位的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根据设计图纸获取计算参数;S20通过计算参数获得承台顶面矩形面的四个顶点的计算理论位置点位坐标,通过近似计算将四个计算理论位置点位坐标转换为四个近似理论位置点位;S30使用激光导向仪获得实际位置点位,根据任意一实际位置点位与相应的计算理论位置点位的距离m与允许误差[D]的大小判断是否需要对立柱进行调整,当需要调整时输出立柱顶部预留钢筋水平位移量、立柱垂直度变化和顶面中心点高程变化。本发明的一种预制立柱导向定位的调整方法,可快速的完成立柱的调整安装工作,满足与盖梁拼接的精度要求,无需进行高空作业,以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性、工作效率和施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立柱导向定位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城市高架桥发展迅速。而现浇城市高架桥由于施工周期长、对周边城区环境影响较大,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预制高架桥得以发展。我国预制高架桥上部结构发展较早,已形成成熟的施工工艺,下部结构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形成了灌浆套筒技术、灌浆金属波纹管技术、预应力技术等多种施工工艺。
预制高架桥下部结构中立柱作为盖梁和承台的连接构件其安装精度尤为重要。目前常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预制立柱和预制盖梁通过灌浆套筒的方法连接,即在预制立柱定位后,将预制盖梁底部套筒套在预制立柱顶部钢筋上,然后灌入高标号水泥砂浆。
若要完成盖梁与立柱的拼接,立柱间的间距应按照设计图纸设计间距。一般来说,考虑到施工误差,套筒内径要略大于立柱顶部钢筋直径,但阈值仅有5mm左右,倘若立柱安装精度过低,则会出现盖梁与立柱无法连接的现象,进而需重新定位,浪费工期。
此外,目前采用的立柱定位方法缺乏安全性和便利性,具体体现在需要施工人员爬上数米高的立柱,用卷尺测量两根立柱顶部钢筋对角线距离。测量后,若要调整立柱位置,则需通过撬棒、斜撑等。调整后再进行测量,如此反复。因此施工单位要求设计导向架装置以避免这种操作。
导向架装置基于自适应原理设计并加工,利用激光导向仪将立柱顶面钢筋沿着对角线方向延伸到立柱平面外,投影至承台顶面;通过调整单根立柱实际位置点位,使其尽可能与该立柱预设的理论位置点位相重合,若两种点位距离越近,则代表立柱安装的精度越高。而目前,这种方法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大量计算,如确定理论位置点位等,这大大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且无法人工规避其中误差。
所以需要一种调整方法来替代人工计算,提高导向架装置的适用性和施工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立柱导向定位的调整方法,施工时可根据承台顶面的近似理论位置点位与实际位置点位的偏差判断是否需要对立柱进行调整及调整的方式,可快速的完成立柱的调整安装工作,满足与盖梁拼接的精度要求,无需进行高空作业,以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性、工作效率和施工精度。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90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包总成及车辆
- 下一篇:应用于机器人的充电桩、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