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净化磷酸盐废水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8912.X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强;董晴;王玉萍;施淑颖;谢永帅;马德华;郭世义;张光辉;朱陆益;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06 | 分类号: | B01J20/06;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250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孔锆 氢氧化物 纤维 制备 方法 及其 净化 磷酸盐 废水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利用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纤维净化磷酸盐废水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将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纤维加入到磷酸盐废水中,振荡磷酸盐废水,振荡结束后过滤出介孔氧化锆纤维,即完成对磷酸盐废水的处理;
所述的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纤维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纺丝液
将聚乙酰丙酮合锆和六水合硝酸镧分别溶于甲醇溶剂,得聚乙酰丙酮合锆和六水合硝酸镧的甲醇溶液;
将P-123溶于甲醇溶剂,持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去离子水,再加入浓盐酸,继续搅拌混合均匀;
将上述制备的包含聚乙酰丙酮合锆、六水合硝酸镧的溶液,与制备的包含P-123的溶液混合均匀,加入助纺剂并搅拌至均匀溶解,后于35~45℃ 保温陈化,制得纺丝液;
聚乙酰丙酮合锆和六水合硝酸镧的摩尔比为1:1,去离子水的使用量为聚乙酰丙酮合锆质量的4~15 wt. %,所选助纺剂为聚氧化乙烯,助纺剂的使用量为聚乙酰丙酮合锆质量的1~3 wt.%;
(2)静电纺丝制备纤维前驱体
将步骤(1)制备的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纤维前驱体;
(3)热处理
将步骤(2)制得的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纤维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即得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纤维;热处理方式如下:
高压水蒸汽气氛热处理:将水热釜中注入去离子水,将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前驱体纤维由石英架支撑后置于水热釜中,保证纤维不被釜中的去离子水浸泡,再将水热釜置于125~250℃ 的恒温烘箱中,保温时间2~24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的纤维在45 ℃ 的烘箱中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纤维净化磷酸盐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甲醇溶剂总量为聚乙酰丙酮合锆质量的1~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纤维净化磷酸盐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聚乙酰丙酮合锆、六水合硝酸镧、聚氧化乙烯、P-123加入到甲醇溶剂中后,在40~45℃ 下搅拌3.0~4.5 h;
步骤(1)中,所述浓盐酸为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加入浓盐酸的质量为聚乙酰丙酮合锆质量的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纤维净化磷酸盐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静电纺丝的条件为:环境温度为20~25℃ 、空气相对湿度为30%~40%,静电纺丝电压为11~19 kV;
采用带不锈钢针头的注射器,控制注射速度为1.5 mL/h,采用平板收丝装置,注射针头与收丝装置距离为20~24 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纤维净化磷酸盐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高压水蒸汽气氛热处理中所使用的水热釜内注入去离子水体积为50-100mL,高压水蒸汽气氛热处理的保温时间为4h、6h、8h、10h、12h、16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纤维净化磷酸盐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废水的初始pH≥2.0,所述磷酸盐离子浓度为30~1000 m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纤维净化磷酸盐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纤维的加入量为0.01-0.6 g/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介孔锆/镧双氢氧化物纤维净化磷酸盐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轨道式摇床振荡,振荡频率为140-160rpm,振荡时间为4 h,振荡温度为20~35℃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89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