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位过度自动调节的变压器安全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8625.9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7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凌山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14 | 分类号: | H01F27/14;H01F27/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度 自动 调节 变压器 安全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位过度自动调节的变压器安全辅助装置,属于变压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盛放箱,所述盛放箱内顶部嵌接有接触反应囊,接触反应囊的顶侧连通有密封活动室,密封活动室内滑动连接有承接塞,承接塞的顶侧连接有中间杆,中间杆穿过密封活动室的顶部连接有接触启动板,盛放箱的顶部设置有辅助座。该油位过度自动调节的变压器安全辅助装置,通过接触反应囊、承接塞、接触启动板、稳定拨动块、棘齿连杆以及缓释孔件的组合作用,可实现对油位的自动调节,有效避免因油位过度而增加变压器的危险性,同时避免了溢油造成资源浪费情况,以及内部闪络的危险和降低变压油绝缘性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变压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位过度自动调节的变压器安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高端智能机械中都配置有变压器,变压器油因其具有较高的绝缘强度以及比热较大的特性,在变压器中主要起到绝缘散热,同时利用变压油的导热性能,在变压器内触头切换产生电弧的时候可以起到一定的消弧功能,使其可以快速的熄灭,因此变压器油对于变压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变压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变压器油的油位是影响变压器油功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油位过高,可能会造成变压器内部油压增大,同时还可能会出现溢油的情况,不仅会增加变压器的危险同时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油位过低,会发生内部引线或铁芯暴露在空气中,造成内部闪络的危险,同时油与空气接触面会增大降低变压器油的绝缘性,同样也会增加变压器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位过度自动调节的变压器安全辅助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包括盛放箱、接触反应囊、密封活动室、承接塞、中间杆、接触启动板、辅助座、稳定拨动块、接触启动件、转盘、承接件、连动轴、计数机构、棘齿连杆、反应腔、活塞块、报警装置、缓释孔件、通孔、缓释片、油量调节增补机构、稳定限制槽。
上述各结构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盛放箱内顶部嵌接有接触反应囊,接触反应囊的顶侧连通有密封活动室,密封活动室内滑动连接有承接塞,承接塞的顶侧连接有中间杆,中间杆穿过密封活动室的顶部连接有接触启动板,盛放箱的顶部设置有辅助座,接触启动板滑动连接在辅助座内,且接触启动板的左右两侧与辅助座之间对称连接有稳定拨动块,辅助座的位于接触启动板上下两侧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接触启动件,辅助座内对称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上单向均匀转动连接有承接件,转盘内转动插接有连动轴,连动轴上连接有计数机构和棘齿连杆,棘齿连杆滑动连接在辅助座内,辅助座内设置有与棘齿连杆相对应的反应腔,反应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块,棘齿连杆延伸至反应腔内固定连接在活塞块上,反应腔位于活塞块远离棘齿连杆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报警装置,反应腔位于报警装置同一侧壁上开设有缓释孔件,盛放箱内密封插接有油量调节增补机构。
优选的,所述辅助座内开设有与稳定拨动块相对应的稳定限制槽,且稳定拨动块与承接件相对应,提高接触启动板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在接触启动板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承接件,利用承接件通过转盘带动连动轴使计数机构进行相应的计数工作。
优选的,所述承接件为承接齿牙,转盘上开设有与承接齿牙相对应的单向转动限制槽,且承接齿牙与转盘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棘齿连杆包括棘齿牙和连杆件,棘齿压单向转动均匀分布在连杆件上,且棘齿牙与连动轴但单向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报警装置为接触按压报警件。
优选的,所述缓释孔件包括通孔和缓释片,缓释片均匀连接在通孔的内侧壁上,通过缓释片对通孔的遮挡可以减缓其放气的过程,同时在受力的时候可以增加通孔的流通面积,增加空气流动速度。
优选的,所述缓释片为扇形,其外弧边固定连接在通孔的内侧壁上,且缓释片为橡胶材质。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凌山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凌山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86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