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38358.5 | 申请日: | 202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9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赖柏儒;张耀中;程建彦;谢良瓛;邹兴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张海涛;万振雄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组件 摄像 模组 电子 装置 | ||
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中的任意两者均通过柔性线路板直接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组件能够有效避免因走线过长导致的信号衰减及信号干扰,提升响应速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尤其涉及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组件的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路板组件(例如车载摄像模组内的电路板组件),其内部电路板之架构多为上下叠层摆放式,各层电路板主要以直立式连接器互相连接,使得电源与数字讯号传输是由底层电路板透过中间层电路板往上层电路板传输,整体走线距离远且须重复面积走线,且目前电路板所载集成电路讯号处理能力大幅提升,若电路板走线过长容易导致讯号以及电源衰减。各电路板间为上下叠层摆放皆须透过直立式连接器互相导通,造成电路板上可摆放零件的空间相对缩小。此外为控制整体体积,电路板之间的间距十分靠近,导致各高功耗高热源元器件集中摆放,热能互相叠加,造成模块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电路板走线过长。
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中的任意两者均通过柔性线路板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两两连接,从而任意两电路板之间的信号可以直接在电路板之间传递,不需要通过第三电路板中转,从而能够避免因走线过长导致的信号衰减。此外,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能有效解决因直立式连接器导致的可摆放元器件的空间小的问题,且能够有效避免走线带来的信号损耗及信号干扰。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均为软硬复合板。所述软硬复合板包括第一柔性线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两侧的两硬性线路板。通过将第一柔性线路板设置在两硬性线路板之间,可保护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同时两硬性线路板可设置更多的元器件。软硬复合板包括第一柔性线路板,可以直接采用软硬复合板中的第一柔性线路板进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有利简化连接结构,降低连接器对电路板布线空间的影响,且能降低因走线导致的信号衰减,提高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的响应速度。
两所述软硬复合板通过如下连接结构中的一种进行连接:
两所述软硬复合板通过如下连接结构中的一种进行连接:两所述软硬复合板中的第一柔性线路板相互连接实现两所述软硬复合板的电连接。如此设置,两软硬复合板之间的信号走线在所述软硬复合板的内层,可有效控制阻抗匹配性,同时节约软硬复合板上的元器件摆放空间,便于在软硬复合板上摆放更多元器件,能有效降低因走线带来的信号损耗及信号干扰,提升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的响应速度。。
或其中一软硬复合板中间的第一柔性线路板与另一软硬复合板上设置的第一柔性线路板连接器电连接实现两所述软硬复合板的电连接。通过其中一个软硬复合板(第一板)的第一柔性线路板延伸出来与第一柔性线路板连接器连接,能节约该其中一个软硬复合板的布线空间,有效降低因走线带来的信号损耗及信号干扰,提升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的响应速度。
或通过连接在其中一软硬复合板中间的第一柔性线路板上的金手指连接设置在另一软硬复合板上的第二软板连接器电连接实现两所述软硬复合板的电连接。通过其中一个软硬复合板(第一板)的第一柔性线路板延伸出来与金手指连接,能节约该其中一个软硬复合板的布线空间,能有效降低因走线带来的信号损耗及信号干扰,提升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的响应速度。。通过所述金手指插接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连接器,插接方便,便于组件组装,且金手指耐插拔,可靠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8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抓盖头
- 下一篇:一种钻岩装置及入岩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