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环形菲涅尔高倍聚光器的直接蒸发式海水淡化蒸馏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8345.8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9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衡;梁凯;陈海平;刘扬;张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环形 菲涅尔 高倍 聚光器 直接 蒸发 海水 淡化 蒸馏器 |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辅助海水淡化领域的基于环形菲涅尔高倍聚光器的直接蒸发式海水淡化蒸馏器。所述装置包括适用于环形菲涅尔聚光器的新型蒸馏器以及配套的固定系统、水路系统、潜热回收系统等。此新型蒸馏器以环形菲涅尔式聚光器的聚光特点进行设计,主要包括蒸馏器及配套热系统的设计;蒸馏器特点在于光线入口处面积较小,内部腔体可以进行充分的光线吸收,此外蒸馏器内部材质可由多种材质组合而成,可进行传热以及房腐蚀方面的优化;热系统主要是蒸馏器的潜热回收系统,由于蒸馏器冷凝板部位并非透光状态,因此可以进行潜热的回收,提高蒸馏器的热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辅助海水淡化领域,特别涉及到环形菲涅尔聚光器的应用以及满足其聚光特点的蒸馏器的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一次能源消费量的逐年递增,出现了一系列诸如碳排量过高的环境问题,也随之带动了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发展。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能量形式之一,在目前能源利用趋势越发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太阳能的有效利用成为了目前极为重要能源进展难题。目前,限制太阳能利用的研究难点之一为不聚光时,太阳能能流密度较低,利用率也较低,因此聚光器对于太阳能的利用至关重要,而聚光器的光学精度与工艺精度之间存在着较大得差距,现有的加工工艺很难在较低的成本下满足聚光器所需的光学精度,而一旦发生聚光误差,很容易导致设备的损耗以及产生安全问题,而太阳能辅助海水淡化系统由于水的介质的存在,对聚光器追踪精度要求较低,克服了聚光器设备成本较高的缺点,因此太阳能辅助海水淡化在太阳能利用领域有着极高的工程应用前景,同时也对缓解淡水紧缺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发明内容
本专利提出的基于太阳能直接辅助海水淡化的迫切现状,以高倍聚光的形式进行太阳能的高能流密度聚集,以期实现高效的海水蒸馏以及淡水收集。本专利聚光器使用的是环形菲涅尔聚光器,本专利在现有的环形菲涅尔聚光器的基础之上对其光斑形状以及支撑架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传统环形菲涅尔聚光器光斑形状呈现高斯分布,均匀度较低,本专利在此基础上调节了光斑中心点光线聚集度,略微降低聚光比的情况下优化了光斑均匀性;同时将支撑架与蒸馏器进行连接,改变追踪电机的固定方式,使光斑在追踪的过程中始终投射于蒸馏器表面顶部透镜中心处。
蒸馏器内部方面,本专利将蒸馏器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顶部透镜、冷凝板、蒸馏腔体、隔热层、淡水储存室。太阳光有高倍聚光器聚集,经由顶部透镜入射到蒸馏腔体中,由内部的海水以及腔体内壁的吸热材料吸收,对海水进行升温,提高自然蒸发的概率同时,接近海水中水分蒸馏的温度,水蒸气从海水中分离出以后自然上升,一部分被顶部透镜阻隔,另一部分遇到冷凝板在冷凝板表面发生冷凝,形成液滴附着于冷凝板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冷凝板进入淡水储存室,最后导出。
区别于传统的蒸馏器,本专利进光口较小,冷凝板与进光口并未发生功能性重叠,因此可以与冷凝板表面搭建潜热回收系统,利用导热性较好的铜管作为潜热回收的材料,同时涂覆吸热材料对散射太阳光进行收集,一方面提高了水蒸气的冷凝效率,另一方面对盐水进行了预热处理,在系统连续运行的工况下,可以降低系统进水对蒸发率的减弱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新型蒸馏器适配于环形菲涅尔聚光器,由于点型聚光的小光斑特点,本专利得以实现蒸汽潜热的高效回收利用,同时蒸馏器内部由于小孔进光,达成了近黑体的效果,光线吸收率极高。
附图说明
图1为聚光器及蒸馏器的光路及设计原理图。
图2为潜热回收系统的初代实物模型图。
1,环形菲涅而反射镜;2,圆形菲涅尔透镜;3,蒸馏器透镜;4,蒸馏器冷凝板;5,蒸馏器隔热层;6,蒸馏器蒸馏腔体;7,淡水存储室;8,潜热回收系统出口;9,潜热回收系统;10,潜热回收系统入口;11,蒸馏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如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8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