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对抗酷暑和严寒天气的空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7465.6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4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利;李哲;张晨;杨桂荣;高诚;王煜;曹红军;曹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保定远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64;F24F11/65;F24F11/72;F24F11/81 |
代理公司: | 河北磅礴律师事务所 13139 | 代理人: | 关勇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抗 酷暑 严寒 天气 空冷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抗酷暑和严寒天气的空冷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百叶窗;风机,风机设置于壳体内,其出风口朝向百叶窗;受水填料墙,受水填料墙位于风机的下方并设置于壳体的侧壁和/或底部,其贯穿前后表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淋水管,淋水管与受水填料墙相邻设置,其淋水区域覆盖通风孔,淋水管一端与外部补水机构连接,淋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换热管,换热管设置于风机和百叶窗之间;温度变送器,温度传送器靠近受水填料墙设置,其通信连接有DCS系统,DCS系统与循环泵通信连接。能够同时满足高温环境、常温环境和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整体占地空间不大,能够适应各种工艺环境,能够在各种季节中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温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对抗酷暑和严寒天气的空冷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部分省份的气候有冬夏温差大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相对于上述气候,现有的空冷器存在以下问题:
1、干式空冷器的设计一般以年平均气温作为设计数据,在夏季高温状态下,环境温度远高于平均气温,因此空冷器的降温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工艺需求;
2、如果以高温温度作为空冷器的设计数据则空冷器体积一般较大,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
3、干式空冷器无法实现冬季使用时的防过冷操作;而热风循环式空冷器虽然可以实现防过冷操作,但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换热效率低。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全部或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空冷器成为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对抗酷暑和严寒天气的空冷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百叶窗;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出风口朝向所述百叶窗;
受水填料墙,所述受水填料墙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方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和/或底部,其贯穿前后表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孔;
淋水管,所述淋水管与所述受水填料墙相邻设置,其淋水区域覆盖所述通风孔,所述淋水管一端与外部补水机构连接,所述淋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
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于所述风机和所述百叶窗之间;
温度变送器,所述温度变 送器靠近所述受水填料墙设置,其通信连接有DCS系统,所述DCS系统与所述循环泵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空冷器的设计数据由当地夏季每年不保证五天的日平均干球温度转变为当地全年最高湿球温度+保险余量;通过淋水管向受水填料墙进行淋水,使通风孔内形成水膜,空气由通风孔进入空冷器后湿度可达85%,同时可以迅速降温,经风机吹向换热管进一步换热后通过百叶窗排出,可满足夏季高温时的工艺需求;同时,可通过DCS系统控制循环泵来控制受水填料墙的淋水量以及控制淋水管的启停,实现流入空冷器内空气温度的自动调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风机与换热管扔按常规干式空冷器的计算方法设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温度变送器将温度信号转变为(4-20mA) 电信号送至DCS系统,由DCS系统判断决策循环泵的启停控制,进一步还可设定下风室(空气经通风孔进入空冷器时所处的位置为下风室,换热管与百叶窗之间的位置为上风室)内温度值,或者同时输入介质出口温度,系统按PID模式控制决策,输出控制信号(4-20mA) 至变频器,变频器调节循环泵转速,实现对受水填料墙的淋水量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保定远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保定远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74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