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热熔灭火装置在电网设备的应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36970.9 | 申请日: | 202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柳杨;张哲;全晓峰;申林;白成亮;姜君;王秋林;秦悦;高金昊;李环玉;胡志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31/00;A62C37/38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灭火 装置 电网 设备 应用 方法 | ||
一种基于热熔灭火装置在电网设备的应用方法。目前现有的电网设备安全管理手段和监控方式已经在逐步更新改造中,但是在无人值守空间,防灭火技术十分的落后,属于空白。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是采用全淹没应用,将AERO‑T感温或热敏装置被安装在电网设备内部,通过全淹没应用方式保护整个设备内部,灭火装置自动启动,热气溶胶灭火剂快速喷放到整个保护空间,(1)分区控制单独应用,通过分区应用方式以独立系统保护仓库中的各个区域,(2)热敏传导自启灭火技术,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特殊的启动方式为化学启动,(3)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可以通过螺栓、固定架进行悬挂式安装。本发明用于基于热熔灭火装置在电网设备的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热熔灭火装置在电网设备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网设备安全管理手段和监控方式已经在逐步更新改造中,但是在无人值守空间,例如:配电柜、电缆竖井、电缆电缆夹层等,防灭火技术和防火理念上与还是十分的落后,属于空白。变电站防灭火亟需全部走上了智能化和自动化,局部、近距离、初期火灾干预,2秒-3秒时间迅速灭火已经成为行业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热熔灭火装置在电网设备的应用方法,采用专用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利用其快速启动分区控制的优点,在火灾发生初期迅速启动把火灭掉,把损失降到最低,尽可能的保护电网设备安全,防止火灾蔓延。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热熔灭火装置在电网设备的应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是采用全淹没应用,将AERO-T感温或热敏装置被安装在电网设备内部,通过全淹没应用方式保护整个设备内部,灭火装置自动启动,热气溶胶灭火剂快速喷放到整个保护空间;
(1)分区控制单独应用
AERO-T电启动装置安装在大型可燃危险化学品储备仓库,通过分区应用方式以独立系统保护仓库中的各个区域,电子感应器感测到烟火并向灭火控制盘发出信号,报警器报警,此时灭火控制盘启动AERO-T灭火装置,热气溶胶灭火剂被快速喷放到被保护的化学品区域,灭火装置完成灭火动作,火源瞬间被熄灭;
(2)热敏传导自启灭火技术
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特殊的启动方式为化学启动,所述的化学启动通过明火感应系统自动启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灭火,分区控制单独应用,联动与启动组件启动是通过感应器、报警器、灭火控制装置组成一个系统,由控制板控制启动,同时热气溶胶灭火装置采用非地址编码的通用接口,设计单位和用户可根据使用场所的要求与火灾自动控制系统联网实现系统自动灭火;热引发器启动为柜内悬挂式用热气溶胶灭火装置采用热引发器启动,无误喷现象,属于被动式消防,即无名火,无动作,,配备缆式线型感温自动启动,对无人值守条件下的突发性火灾各消防人员难以到达的部位,具有独特的灭火优势;
(3)AERO-T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安装方式
所述的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可以通过螺栓、固定架进行悬挂式安装,也可以直接通过磁铁吸盘式固定在金属设备内,固定后,所述的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喷出口应向下或斜向下朝向易燃位置。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电网变电站、配电柜内,电缆隧道等场所,以实际空间进行测量计算安装专用自动灭火装置,利用其快速启动分区控制的优点,在火灾发生初期迅速启动把火灭掉,将损失降到最低,尽可能的保护电网设备的安全,防止火灾蔓延,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电网正常供电。
2.本发明能够使变电站防灭火实现了智能化与自动化,能够局部、近距离、初期火灾干预,在2秒-3秒时间内迅速灭火,保证电网设备的使用安全可靠,该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6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