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产证明的验证与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6669.8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1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明;姜鹏;王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李浩;张峰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产 证明 验证 生成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产证明的验证与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业务方发送的资产证明验证请求,资产证明验证请求携带有资产证明对应的零知识证明;基于区块链上存储的零知识证明信息对零知识证明进行验证;向业务方返回验证结果。基于本方案,能够通过零知识证明替代现有资产证明,在避免泄漏用户隐私数据的条件下实现对用户资产情况的证明,有利于对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并且支持对零知识证明的验证,保证资产证明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资产证明的验证与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可能会因出国留学、探亲、旅游、移民定居、经商或其他目的,向开户银行申请开具的资产证明。资产证明用于证明用户的资产情况。
现有的资产证明中,一般会显示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如开户行及金额等,造成用户隐私数据的被公开,不利于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产证明的验证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方发送的资产证明验证请求,资产证明验证请求携带有资产证明对应的零知识证明;
基于区块链上存储的零知识证明信息对零知识证明进行验证;
向业务方返回验证结果。
可选地,资产证明验证请求还携带有令牌,基于区块链上存储的零知识证明信息对零知识证明进行验证,包括:
对令牌进行验证;
若令牌验证通过,则基于区块链上存储的零知识证明信息对零知识证明进行验证。
可选地,区块链上部署有零知识证明智能合约,基于区块链上存储的零知识证明信息对零知识证明进行验证,包括:
调用零知识证明智能合约,并基于区块链上存储的零知识证明信息对零知识证明进行验证。
可选地,零知识证明是在用户的资产值不小于资金要求值时由银行方颁发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产证明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资产证明生成请求,资产证明生成请求中携带有资金要求值;
确定用户的资产值是否不小于资金要求值;
若用户的资产值不小于资金要求值,则生成资产证明对应的零知识证明。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将零知识证明的零知识证明信息发送给区块链。
可选地,资产证明生成请求中还携带有令牌,上述方法还包括:
将令牌发送给区块链。
可选地,资金要求值以及令牌是由业务方返回的。
可选地,确定用户的资产值是否不小于资金要求值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银行方是否属于指定机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产证明的验证装置,该装置包括:
验证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方发送的资产证明验证请求,资产证明验证请求携带有资产证明对应的零知识证明;
验证模块,用于基于区块链上存储的零知识证明信息对零知识证明进行验证;
验证结果返回模块,用于向业务方返回验证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6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