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化学腐蚀方法的电阻应变片调阻电路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6569.5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3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冯阳博;任振锟;曹超;张怡龙;瞿余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C25F3/02;H01C10/5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2300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化学 腐蚀 方法 电阻 应变 片调阻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腐蚀方法的电阻应变片调阻电路及方法,包括恒流源电路、开关电路、压频转换电路和定时电路;恒流源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D/A转换电路和恒流源输出电路;开关电路包括双刀单掷继电器,双刀单掷继电器第一刀的一端连接恒流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另一端通过应变片的调阻头阳极连接应变片阳极焊盘;第二刀的一端连接压频转换电路输入端,另一端通过应变片的调阻头阴极与应变片丝珊连接;压频转换电路包括采样电阻和压频转换输出电路,采样电阻连接双刀单掷继电器,压频转换输出电路并联在采样电阻的两端;定时电路包括定时器,定时器输入端与压频转换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定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开关电路的使能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阻应变片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电化学腐蚀方法的电阻应变片调阻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电化学腐蚀方法的电阻应变片调阻电路及方法,一般分为在充满腐蚀液的情况下在应变片两端施加恒流源,然后应变片的金属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进行迁移,使得应变片丝珊截面积减小,从而使应变片阻值发生变化。之后通过测量电路采集得到应变片阻值。与目标阻值比对,如果大于目标阻值则标记为废片,小于目标阻值的则继续重复调阻过程。直到测量阻值和目标阻值相等。可以看出,电化学调阻方式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应变片阻值只能增大不能减小。一旦调节超过目标阻值,只能宣告调节失败。
现有的基于电化学腐蚀方法的电阻应变片调阻过程,一般只输出固定的恒流源,利用目标阻值和实际测得阻值之间的差值确定恒流源持续的时间。但在实际工况中,腐蚀液的浓度、调阻头的磨损程度、以及调阻头相对应变片的位置,都会使得作用于应变片的恒流源难以保持恒定大小,这样就会使得每次作用与应变片的调节功率与理论计算均不一样,就会造成调阻次数变多以及调阻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电化学腐蚀方法的电阻应变片调阻电路及方法,快速对电阻应变片进行阻值调节、减少调阻失败次数,提高调阻合格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电化学腐蚀方法的电阻应变片调阻电路,包括恒流源电路、开关电路、压频转换电路和定时电路;
恒流源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D/A转换电路和恒流源输出电路;
开关电路包括双刀单掷继电器,双刀单掷继电器的第一刀的一端连接恒流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第一刀的另一端通过应变片的调阻头阳极连接应变片阳极焊盘;双刀单掷继电器的第二刀的一端连接压频转换电路输入端,第二刀的另一端通过应变片的调阻头阴极与应变片丝珊连接;
压频转换电路包括采样电阻和压频转换输出电路,采样电阻连接双刀单掷继电器的第二刀的一端,压频转换输出电路并联在采样电阻的两端;
定时电路包括定时器,定时器输入端与压频转换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定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开关电路的使能端连接。
优选的,恒流源输出电路的电流为2mA-20mA。
一种基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电路的基于电化学腐蚀方法的电阻应变片调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恒流源电路的恒流源驱动电压,设置最大调阻次数和目标电阻与待调电阻的合格品误差;
步骤二,计算应变片的电阻调节量;
步骤三,根据应变片的电阻调节量计算应变片变化的电压所对应的脉冲数;
步骤四,将脉冲数输入至定时器中,开始调阻,压频转换电路输出的频率信号作为计数时钟,每来一个脉冲信号,脉冲数减一,当脉冲数减至零时,定时器停止工作,结束调阻;
步骤五,重复步骤二至四,直到应变片的电阻调节量小于等于合格品误差,记为合格品;若重复步骤二至四超过最大调阻次数,电阻调节量依然大于合格品误差,则标记为废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6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