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板材偏心轧制线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6492.1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北港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3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徐丽娜 |
地址: | 536017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板材 偏心 轧制 计算方法 | ||
1.一种不锈钢板材偏心轧制线计算方法,用于调整轧机内多个工作辊的安装位置,多个所述工作辊分布于所述轧机内腔的上部和下部,上部和下部以轧制线的预设高度为界线,所述工作辊包括能够进行偏心转动的偏心辊和不能进行偏心转动的内层轧辊,所述内层轧辊包括多个第一内层轧辊、多个第二内层轧辊和多个第三内层轧辊,所述第二内层轧辊不与所述偏心辊相邻,每个第三内层轧辊至少与两个所述第二内层轧辊相邻,由界限向上依次为上部的第三内层轧辊、第二内层轧辊、第一内层轧辊和偏心辊,
由界限向下依次为下部的第三内层轧辊、第二内层轧辊、第一内层轧辊和偏心辊,
下部的所述第三内层轧辊的上表面的水平切线为轧制线,上部的所述第三内层轧辊的下表面的水平切线为压下线,所述第一内层轧辊位于所述偏心辊靠近所述轧制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内层轧辊位于所述第一内层轧辊靠近所述轧制线的一侧,所述第三内层轧辊位于所述第二内层轧辊靠近所述轧制线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轧机的压下线和轧制线复位至零位;
S2:获取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工作辊之间的预设辊缝的最小宽度,获取相邻的所述工作辊之间的辊缝宽度;
S3:设置第一递增量,控制所述偏心辊按预设方向旋转所述第一递增量,并检查相邻的所述工作辊之间的辊缝宽度是否小于两个相邻工作辊之间的所述预设辊缝的最小宽度和所述偏心辊的旋转行程是否在所述偏心辊的旋转行程范围内;
S4:重复步骤S3直到所述辊缝的宽度小于所述预设辊缝的最小宽度或所述偏心辊的旋转至所述偏心辊的旋转行程范围外,将此时的所述偏心辊背离预设方向旋转回退,旋转回退的行程为第一回退量,旋转回退后剩余的所述偏心辊的行程作为所述偏心辊的最大偏心调节量;
S5:确认所述轧制线的预设高度,确认所述轧制线的调整位置,所述轧制线的调整位置为所述轧制线的实际高度与所述轧制线的预设高度的距离差最小时的位置,且所述轧制线的位置位于所述轧制线调整位置时,所述偏心辊的旋转行程不超过所述偏心辊的最大偏心调节量;
S6:获取所述不锈钢板材的加工厚度,根据所述不锈钢板材的加工厚度、所述第三内层轧辊的直径和所述第二内层轧辊的直径计算出相邻的所述第二内层轧辊的预设辊缝的最小宽度补偿量,并根据所述不锈钢板材的加工厚度、所述第三内层轧辊的直径和所述第二内层轧辊的直径计算所述轧制线调整位置的高度补偿量,使上方的所述第三内层轧辊在安全状态下能够对将所述不锈钢板材的初始厚度加工至所述不锈钢板材的加工厚度,其中,所述安全状态为所述工作辊之间的辊缝宽度小于所述预设辊缝的最小宽度和所述偏心辊的旋转行程在所述偏心辊的旋转行程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板材偏心轧制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相邻的所述工作辊之间的辊缝宽度包括:
S21:获取所述偏心辊的位置;
S22:获取所述偏心辊的半径和所述内层轧辊的半径,建立第一笛卡尔坐标系,确认所述偏心辊在所述第一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位置;
S23:建立第一测量单元,所述第一测量单元包括一个所述第一内层轧辊以及两个所述偏心辊,所述第一测量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内层轧辊同时与所述第一测量单元中的两个所述偏心辊相邻,通过相邻的两个所述偏心辊计算出所述第一内层轧辊在所述第一笛卡尔坐标系内的位置;
S24:建立第二测量单元,所述第二测量单元包括一个所述第二内层轧辊和经步骤S23计算后的两个所述第一内层轧辊,其中,所述第二测量单元中的第二内层轧辊同时与所述第二测量单元中的两个所述第一内层轧辊相邻,通过经步骤S23计算后的两个所述第一内层轧辊的位置计算出所述第二内层轧辊在所述第一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位置;
S25:根据所述偏心辊在所述第一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位置计算出相邻的所述偏心辊之间的辊缝的宽度、通过所述第一内层轧辊在所述第一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位置计算出相邻的所述第一内层轧辊之间的辊缝的宽度,通过所述第二内层轧辊在所述第一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位置计算出相邻的所述第二内层轧辊之间的辊缝的宽度;
S26:通过调节所述工作辊的位置从而使所述辊缝的宽度不小于所述预设辊缝的最小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北港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北港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64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通信多业务承载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芯片针孔缺陷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