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风向的送风供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5873.8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君;马梓媛;蒋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H3/04;F24H9/00;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乐综胜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风向 送风 供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风向的送风供暖器,包括吊顶支架、加热送风装置、定向送风装置和涡环产生装置,加热送风装置的出风口与涡环产生装置的进风口对接,吊顶支架通过定向送风装置与加热送风装置和/或涡环产生装置连接。本发明实现室内定向化局部调温,提高了送风速度和供暖效率,并提高了供暖器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风向的送风供暖器。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城镇的供暖源消耗占全国建筑总能源消耗的36%,为建筑能源消耗的最大组成部分,平均能耗是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2-4倍。中长期无人居住时不停暖气,暖气过热时宁可开窗,也不肯将阀门关小。这些因素引起的热能浪费高达总热能的20%,价值达几百亿元。
我国南方集中供暖的前期造价十分高,规模巨大建设成本高,难以集中供暖。
国内单一发热型取暖器存在房间整体加热效率低,供暖不均等缺点。送风式取暖器则主要依靠普通风传播热量,远距离传播时所需风速较大,用户体验不好,现有加热器存在功率大、火灾隐患等弊端。
现有的涡环产生方式主要是靠夹板或者活塞来推动一段流体柱,通过流体柱在出口的卷曲来产生涡环,其产生的涡环传播速度受到夹板活塞运动速度或者出口增速倍数的限制。增大出口增速倍数,则会降低涡环的通风量,而夹板活塞的运动速度受到电机的限制,不能大幅增加。所以导致涡环的通风量与传播速度往往不能兼顾,进而不能达到供暖的需求。且当室内人数较少时,整体室内的调温则显得有些浪费能量,此时局部定向化调温代替整体调温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风向的送风供暖器,实现室内定向化局部调温,提高了送风速度和供暖效率,并提高了供暖器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节风向的送风供暖器,包括吊顶支架、加热送风装置、定向送风装置和涡环产生装置,加热送风装置的出风口与涡环产生装置的进风口对接,吊顶支架通过定向送风装置与加热送风装置和/或涡环产生装置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加热送风装置包括主送风腔、风机和碳纤维纸加热片,风机布置于主送风腔的进口端,主送风腔的出口端与涡环产生装置的进风口对接,碳纤维纸加热片沿气流流动方向布置于主送风腔的内壁上。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风机为轴流风机。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主送风腔包括环形换热流道和增速流道,环形换热流道套设于增速流道外,环形换热流道的出风口与增速流道的进风口连接,增速流道的出风口与涡环产生装置的进风口对接,环形换热流道的横截面大于增速流道的横截面。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纸加热片与主送风腔的内壁之间设有隔热布料。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换热流道包括供暖外管,供暖外管套设于增速流道外,供暖外管的上下端与增速流道之间分别连接有上端盖板和下端盖板,供暖外管和上端盖板和下端盖板与增速流道之间的空间形成环形换热流道;
增速流道包括增速外管和增速内管,增速内管套设于增速外管之内,增速外管和增速内管的上端均与上端盖板连接,形成增速流道,增速外管的下端和增速内管的下端之间无连接,形成增速流道出风口,增速流道出风口与涡环产生装置的进风口对接,环形换热流道的出口端与增速流道的进口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8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结构和终端背壳
- 下一篇:终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终端和非暂时性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