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草套种、轮作高效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5431.3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6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雷;孙光伟;孙敬国;陈振国;李宗平;杨锦鹏;余君;饶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45 | 分类号: | A01G22/45;A01G22/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草 套种 轮作 高效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烟草套种、轮作高效栽培方法,第一年田间撒播鼠茅草,第二年旋耕形成双行种植槽,每组双行种植槽包括2条种植槽,旋耕时将鼠茅草打碎与土混匀,与复合肥一起翻入种植槽中,起垄、整垄形成双行垄体,覆地膜;在双行垄体的2条垄体间设置渗水孔,在垄体上交错打孔移栽烟苗,双行烟株间套种鼠茅草,烟株团棵后揭地膜,将干枯鼠茅草锄到双行垄体上培土,鼠茅草的种子自然散落田间;烟叶收获拔除烟株根茎,鼠茅草萌发后休耕;从第三年开始每年在上一年的相邻双行垄体之间旋耕形成新的双行垄体,进行烟草轮作种植。上述这种烟草轮作栽培方式,田间操作方便,能有效降低土传病虫害发生概率,提高烟田土壤修复能力,改善烟叶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种植栽培方法领域,特别是烟草套种、轮作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常规栽培适时对地块进行深耕、细耙、高起垄,施肥,盖上地膜,然后根据移栽时间要求,打孔进行烟苗移栽,由于烟株根系大部分分布于表土10-40cm处,一般深耕在25-30cm之间,栽烟方式都是单行独垄烟,一般行距在1.1-1.2米,垄高25cm,垄面宽30cm,起垄前开5-10cm浅沟,将复合肥、有机肥均匀撒在沟内,然后翻土覆盖成垄。烟草株高较高,打顶后依次采摘收获。雪茄烟株高更是在2米以上、叶片数多达25片。雪茄烟按照常规栽培,田间如遇风雨天气易倒伏,同时田间管理过程中由于其较高的株高导致打顶、采摘等农事操作不便。在种植时,如果同一田块内连续种植烟草,易出现连作障碍,将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烟草土传病害加重,从而引起烟草产量、品质下降,因此种植年度间需要在不同田块内进行轮作。
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授权专利CN104472284B提供了一种在烟草中套种蔬菜繁育烟蚜茧蜂防治蚜虫的方法,烟苗移栽时在烟株中间每亩套种20-40株亲蚜的十字花科蔬菜苗,烟株上出现蚜害前将蚜种室中培育得到的寄生蚜接种到十字花科蔬菜苗上,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自然繁蚜和繁蜂,能长时间持续地对烟田中的烟蚜茧蜂进行助增防治烟草蚜害,大幅减少了烟草种植环节化学农药的施用量,提升了烟叶的安全性。
又例中国如授权专利CN107409662B提供了一种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第一年按常规方法栽植烟草;烟叶收获后种植小麦;第二年小麦收获后栽植万寿菊(或红薯),在万寿菊(或红薯)收获后,种植小麦;第三年在小麦收获后栽植万寿菊(或红薯),在万寿菊(或红薯)收获后,对土壤深翻晒垡;第四年按常规方法栽植烟草;如此反复进行烟草-小麦-万寿菊(或红薯)-小麦-万寿菊(或红薯)-烟草轮换种植;采用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烟草青枯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烟叶产质量。
又例如CN110959492A提供了一种烟草与贝母轮作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整地施基肥、烟苗定植移栽、烟草追肥、烟叶采收、烟田处理、贝母种子处理、种植贝母、田间管理、水肥管理、贝母采收这几个步骤,这种种植方法利用烟草和贝母两种作物的生长特性,把两种作物的种植结合起来,烟草种植采收完毕后立即将土壤重新整理并种植贝母,能够充分利用土地空间,提高经济效益。贝母与烟草相互轮作还能缓解对方连作障碍,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促进两者生长,间接提高烟草与贝母的产量和质量,在一季种植中能极大地增加烟农的收入。然而,上述烟草套种蔬菜、贝母等技术对烟草生长有一定影响,不利于产量品质的提高,上述轮作技术为年度间轮作,为保证种植计划需流传大量土地作为烟田备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烟草套种、轮作高效栽培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技术实现。
一种烟草套种、轮作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年10月初在田间均匀撒播种植鼠茅草;
S2、第二年3月底至4月初,通过旋耕形成双行种植槽,每组所述双行种植槽包括2条平行且间隔30-40cm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宽35cm,深35-4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未经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