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腔密闭式吸痰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4885.9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科瑞(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式 吸痰管 | ||
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双腔密闭式吸痰管,它包括吸痰管本体,所述吸痰管本体由头部三通、卡环、双腔密吸管体、注药单元、尾部固定机构、开关主体、分离器和吸引口帽组成,所述头部三通的底端与双腔密吸管体的顶部连接,且通过卡环进行固定,所述双腔密吸管体内设置吸痰腔道和注药腔道,所述双腔密吸管体的尾部连接有尾部固定机构,所述尾部固定机构的一侧连接有注药单元,所述尾部固定机构的底部连接有开关主体,所述开关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分离器,所述分离器的底端连接有吸引口帽,本发明通过独特的腔道设计,能够使药液精准快速的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药液的浪费,且药液直达作用处,实用性能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双腔密闭式吸痰管。
背景技术
传统密吸为了在不中断呼吸机通气的同时有效完成吸痰操作,并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将密闭式吸痰管的头部透明三通分别与呼吸机管路、气管插管连接,尾端开关连接负压吸引器。由于整体气管插管较长,原有注药口在使用注药过程中,药液不能快速精准到达指定用药部位,且浪费药液比较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腔密闭式吸痰管,改进吸痰管管腔结构,通过专用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双腔密闭式吸痰管,它包括吸痰管本体,所述吸痰管本体由头部三通、卡环、双腔密吸管体、注药单元、尾部固定机构、开关主体、分离器和吸引口帽组成,所述头部三通的底端与双腔密吸管体的顶部连接,且通过卡环进行固定,所述双腔密吸管体内设置有两个腔道,大管径腔道为吸痰腔道,用于正常的吸痰操作,小管径腔道为注药腔道,用于药物注射操作,所述双腔密吸管体的尾部连接有尾部固定机构,所述尾部固定机构的一侧连接有注药单元,所述尾部固定机构的底部连接有开关主体,所述开关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分离器,所述分离器的底端连接有吸引口帽。
进一步的,所述尾部固定机构包括扣紧卡环、定位密封挡环、注药连接通道和排气孔,所述扣紧卡环的一侧连通有注药连接通道,所述注药连接通道与注药腔道连通,所述扣紧卡环内设置有定位密封挡环,所述定位密封挡环上设置有排气孔,定位密封挡环便于将双腔密吸管体进行定位,使双腔密吸管体的注药腔道和尾部固定机构的注药连接通道定位连接,且便于将双腔密吸管体的注药腔道尾部密封,避免药液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双腔密吸管体头部有两个吸痰孔,便于将痰液快速的吸走。
进一步的,所述双腔密吸管体头部的注药腔道设置有开口,便于将药液精准的送到作用处,减少药液浪费,使药液快速发挥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双腔密吸管体头部设置有软头,软头采用特殊软化处理,在使用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对病人气道的损害。
进一步的,所述吸痰管本体的一侧连通有清洗单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独特的腔道设计,能够使药液精准快速的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药液的浪费,且药液直达作用处,实用性能较强,使用简便,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尾部固定机构的剖面图;
图4为吸痰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双腔密吸管体的剖面图。
图中,1、头部三通;2、清洗单元;3、卡环;4、双腔密吸管体;5、注药单元;6、尾部固定机构;7、开关主体;8、分离器;9、吸引口帽;10、吸痰孔;11、软头;12、吸痰腔道;13、注药腔道;14、密封挡环;15、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科瑞(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美科瑞(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48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