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4641.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田军;陈彬;苏敏;韩笑;李凡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2 | 分类号: | H01M10/0562;H01M10/0565;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固态 电解 质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固态锂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固态电解质膜包括多孔支撑膜,以及存在于多孔支撑膜两面和孔隙中的固态电解质;所述的固态电解质包括聚合物电解质、无机固态电解质及锂盐。本发明以多孔支撑膜为载体,负载聚合物电解质和无机固态电解质复合固态电解质,能使固态电解质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室温离子导电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态锂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2030年达到500Wh/Kg。然而,传统锂离子电池相对于这一目标,仍然存较大差距,而且随着能量密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也需要被考虑,尤其传统锂离子电池所使用的电解液存在泄漏、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虽然通过优化电解液、采用耐高温隔膜、使用更加优异热稳定性的正极材料、优化电池包系统等提高安全性,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保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而固态锂电池可以替代易燃的电解液和隔膜,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传统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及安全性的问题。
固态锂电池具有不可燃、耐高温、无腐蚀、不挥发的特性,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的核心,电解质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固态锂电池的各项性能参数。按化学组成成分分类,固态电解质主要包括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和无机固态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如公开号为CN112490499A的专利)成膜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对金属锂稳定,但室温离子导电率较低;无机固态电解质(如公开号为CN108808075B的专利)具有优异的室温离子导电率,电化学窗口宽,但机械强度及界面接触性差,对水和氧极其敏感,制备环境要求严格,无法满足固态锂电池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固态电解质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室温离子导电率。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强度固态电解质膜,包括多孔支撑膜,以及存在于多孔支撑膜两面和孔隙中的固态电解质;所述的固态电解质包括聚合物电解质、无机固态电解质及锂盐。
本发明以多孔支撑膜为载体,能提高固态电解质膜的机械强度;采用多孔支撑膜,使部分固态电解质填充于载体的孔隙中,能提高支撑膜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结合强度,进一步提高电解质膜的机械强度,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电解质膜的室温离子导电率。此外,本发明以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和无机固态电解质复合作为电解质,既能使电解质膜具有较高的室温离子导电率,又改善电解质膜的机械强度及其与电极之间的接触性。
作为优选,所述多孔支撑膜的孔隙率为50~80%,孔径为50~300μm。
在本发明中,当支撑膜的孔隙率和孔径过小时,其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结合强度较小,会导致固态电解质与支撑膜之间易剥离,同时还会影响其室温离子导电率;虽然支撑膜中的孔隙能提高其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结合强度,但当支撑膜的孔隙率和孔径过大时,由于支撑膜的机械强度减小,因而会造成固态电解质膜的机械强度较小。本发明将支撑膜的孔隙率控制在50~80%,孔径控制在50~300μm,能使电解质膜兼具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室温离子导电率。
作为优选,所述多孔支撑膜为纤维素、无纺布、聚酰亚胺、芳纶、聚偏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聚合物电解质为聚氧化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偏氟乙烯、聚磷腈、聚碳酸酯、聚氨酯、聚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无机固态电解质为锂镧钛氧、锂镧锆氧、锂镧锆钽氧、磷酸铝钛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锂盐为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二氟甲基磺酰亚胺锂、高氯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未经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4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