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线性建模的电控执行器精确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4585.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0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白先旭;陈建川;汤超;李维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非线性 建模 执行 精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非线性建模的电控执行器精确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定义电控执行器的模型包括磁滞算子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设置所述电控执行器的模型中的磁滞参数,包括:k时刻电控执行器的第一位移变量x(k)、k时刻电控执行器的速度变量k时刻非线性模型的第二位移变量y(k)、k时刻磁滞算子模型的磁滞输出变量s(k)、k时刻第一位移参考点x0(k)和第二位移参考点y0(k);
初始化k=1;
初始化k-1时刻的第一位移变量x(k-1)为固定值;初始化k-1时刻的第二位移变量y(k-1)为固定值;初始化k-1时刻的磁滞输出变量s(k-1)为[-1,1]中的任意数;
步骤2:将所述k-1时刻的第一位移变量x(k-1)赋值给第一位移参考点x0(k-1),将所述k-1时刻的第二位移变量y(k-1)赋值第二位移参考点y0(k-1);
步骤3:根据k时刻电控执行器的速度变量判断非线性模型的工作状态:
当时,非线性模型在加载状态;
当时,非线性模型在卸载状态;
当时,非线性模型的工作状态保持不变;
步骤4:根据所述非线性模型的工作状态,利用式(1)和式(2)更新所述第二位移参考点y0(k)和第一位移参考点x0(k),得到更新后的k时刻第二位移参考点y0(k)和第一位移参考点x0(k):
x0(k)=x(k-1) (2)
式(1)中,h1-1(·)和h2-1(·)分别是两个形状函数h1(·)和h2(·)的形状逆函数;a为第一磁滞算子变量,且a>0;
步骤5:利用式(3)计算k时刻的非线性模型的第二位移变量y(k),使得第二位移变量y(k)在加载状态下保持为正数,在卸载状态下保持为负数:
y(k)=y0(k)+x(k)-x0(k) (3)
步骤6:利用式(4)、式(5)和式(6)分别计算形状函数h1(y(k))、h2(y(k))和第二磁滞算子变量b:
h1(y(k))=|y(k)|b (4)
h2(y(k))=-|y(k)|b (5)
式(4)-式(6)中,h1(·)和h2(·)为调整磁滞非线性曲线形状的形状函数,用于提高非线性曲线的拟合程度,b0为第二磁滞算子b的初始阈值,m为正系数;
步骤7:利用式(7)计算k时刻磁滞算子模型的磁滞输出s(k):
步骤8:将所述k时刻磁滞算子模型的磁滞输出s(k)和非线性电控执行器的驱动功率I与神经网络模型结合,建立式(8)所示的k时刻基于磁滞算子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的电控执行器的非线性模型:
F=NN(s1,s2,···,si,···,sn,I) (8)
式(8)中,F为电控执行器的非线性力输出,s1,s2,···,si,···,sn为磁滞算子模型的磁滞输出,si表示第i个第一磁滞算子变量ai对应的磁滞算子模型的磁滞输出,NN(·)表示神经网络函数;i=1,2,···,n;
令所述神经网络模型为3层结构,定义输入层到输出层依次称为第0层,第1层,第2层,第3层,并利用式(9)-式(11)表示第1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神经元的数学模型:
u1(i)=ω1(i,1)s1+···+ω1(i,n)sn+ω1(i,n+1)I+d1(i) (9)
z1(i)=f(u1(i)) (10)
式(9)-式(11)中,ω1(i,j)表示从第0层第j个神经元到第1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权重,j=1,2,···,n+1;d1(i)是第1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偏置值,u1(i)表示第1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输入变量的加权总和,f(·)是第1层和第2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神经元的激活函数,z1(i)为第1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第i个神经元的输出;i=1,2,···,n+1;
利用式(12)-式(14)表示第2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神经元的数学模型:
z2(i)=f(u2(i)) (13)
式(12)-式(14)中,ω2(i,j)表示从第1层第j个神经元到第2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权重,j=1,2,···,n+1;d2(i)是第2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偏置值,u2(i)表示第2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输入变量的加权总和,z2(i)为第2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第i个神经元的输出;i=1,2,···,n+1;
利用式(15)-式(17)得到第3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神经元的数学模型:
z3(i)=σ(u3(i)) (16)
σ(u3(i))=u3(i) (17)
式(15)-式(17)中,ω3(i,j)表示从第2层第j个神经元到第3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权重,j=1,2,···,n+1;d3(i)是第3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偏置值,u3(i)表示第3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输入变量的加权总和,σ(·)为第3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神经元的激活函数;z3(i)为第3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第i个神经元的输出;i=1;
步骤9:按照步骤2-步骤8的过程,建立式(18)所示的k时刻基于所述磁滞算子模型和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电控执行器逆模型:
Idesired=NN(s′1,,s′2,···,s′i,···,s′n,Fdesired) (18)
式(18)中,Fdesired为电控执行器所需的期望力,且期望力由控制电控执行器输出的上层控制器产生,Idesired为神经网络逆模型的期望驱动功率,s′i表示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i个第一磁滞算子变量ai对应的磁滞算子模型的磁滞输出,i=1,2,···,n;
神经网络逆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相同,利用式(19)-式(21)得到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1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神经元的数学模型:
u′1(i)=ω′1(i,1)s′1+···+ω′1(i,n)s′n+ω′1(i,n+1)Fdesired+d′1(i) (19)
z′1(i)=f(u′1(i)) (20)
式(19)-式(21)中,ω′1(i,j)表示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0层的第j个神经元到第1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权重,j=1,2,···,n+1;d′1(i)是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1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偏置值,u′1(i)表示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1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输入变量的加权总和,f(·)是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1层和第2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神经元的激活函数,z′1(i)为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1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第i个神经元的输出;i=1,2,···,n+1;
利用式(21)-式(23)得到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2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神经元的数学模型:
z′2(i)=f(u′2(i)) (23)
式(21)-式(23)中,ω′2(i,j)表示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1层第j个神经元到第2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权重,j=1,2,···,n+1;d′2(i)是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2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偏置值,u′2(i)表示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2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输入变量的加权总和,f(·)是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1层和第2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神经元的激活函数,z′2(i)为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2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第i个神经元的输出;i=1,2,···,n+1;
利用式(25)-式(27)得到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3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神经元的数学模型:
z′3(i)=σ(u′3(i)) (26)
σ(u′3(i))=u′3(i) (27)
式(25)-式(27)中,ω′3(i,j)表示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2层第j个神经元到第3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权重,j=1,2,···,n+1;d′3(i)是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3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偏置值,u′3(i)表示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3层的第i个神经元的输入变量的加权总和,σ(·)为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3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神经元的激活函数,z′3(i)为神经网络逆模型的第3层神经网络结构的第i个神经元的输出;i=1;
步骤10:将电控执行器逆模型的第一位移变量x′(k)、速度变量作为电控执行器逆模型的输入激励,按照步骤7的过程得到k时刻第i个第一磁滞算子变量ai对应的磁滞输出s′i,i=1,2,···,n,再与期望力Fdesired一起作为神经网络逆模型的输入,从而对神经网络逆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逆模型,通过所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逆模型获得电控执行器的期望驱动功率Idesired,再将期望驱动功率Idesired作为电控执行器的输入,从而实现电控执行器输出力的精确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45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庭日常用地毯等面料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电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