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洁型热回收焦炉烟气焦油粉尘协同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3849.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3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波;余仙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青山绿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80;B01D53/50;B01D53/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回收 焦炉 烟气 焦油 粉尘 协同 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洁型热回收焦炉烟气焦油粉尘协同净化装置,包括浓缩洗涤塔,浓缩洗涤塔上分别设置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烟气入口与余热锅炉烟气引风机连接,烟气出口与湿法脱硫塔连接,浓缩洗涤塔内位于烟气入口与烟气出口之间依次设置有增效格栅、若干洗涤层、平板除雾器,湿法脱硫塔在常规设置的基础上除雾器下方设置有升气冒;其中,浓缩洗涤塔每个洗涤层均通过管道与浓缩洗涤塔底部的浓缩槽连接,浓缩槽通过抽泥管道和抽泥泵与位于浓缩洗涤塔外部的污泥废液缓冲罐及脱硫系统的事故罐连接,污泥废液缓冲罐通过污泥废液排出管道和污泥废液排出泵与MVR蒸发结晶废水处理装置或厂区废水处理站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型热回收焦炉烟气净化工程领域,具体来说,清洁型热回收焦炉烟气焦油粉尘协同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清洁型热回收焦炉相对于应用最多的捣固焦而言是将焦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煤气等成分直接燃烧,然后利用余热发电的一种焦炉,无需其他副产物的分离和回收的装置,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可实现焦炭的“清洁”生产。到目前为止,我国热回收焦炉已遍布山西、山东、内蒙古、河北、浙江、江苏、辽宁和新疆等地,有炼焦企业50余家,生产能力约3000万吨。
但是部分焦炉由于焦炭生产工艺等要求焦炉碳化室温度不能太高,因此焦炉烟气中含有少量未燃烧的焦油及颗粒物和高浓度的SO2等污染物。一般的烟气净化流程为:焦炉→余热锅炉→湿法脱硫,脱硫塔前端无颗粒物和粉尘脱除装置,因此烟气中的焦油和颗粒物等污染物也会进入到脱硫系统,会导致脱硫浆液出现周期性的坏死情况,影响脱硫效率和石膏品质。
少量企业在脱硫塔前端也设有电除尘器,但是由于烟气中存在焦油,会出现电除尘器堵塞的情况,进而影响焦炉生产;若采用电捕焦油器系统复杂,占地面积很大,且该烟气中焦油含量较少,腐蚀性较高,对设备本体材料选型要求较高,造价昂贵,电捕焦油器一般用于烟气中焦油含量较大的碳素、炭黑等行业,因此电捕焦油器也不适用于该种工况,目前在该种工况也无应用案例。清洁型热回收焦炉由于烟气成分的特殊性,其净化技术一直未有进展和突破。目前国家环保政策日益严格,该技术难点的突破已迫在眉睫。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清洁型热回收焦炉烟气焦油粉尘协同净化装置,在湿法脱硫前端将焦炉烟气中的颗粒物、焦油等污染物有效去除,免除对湿法脱硫的影响,并且通过烟气洗涤和湿法脱硫滤液水的外排补充可协同去除湿法脱硫浆液中的CL-。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清洁型热回收焦炉烟气焦油粉尘协同净化装置,包括浓缩洗涤塔,所述浓缩洗涤塔上分别设置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入口与余热锅炉烟气引风机连接,所述烟气出口与湿法脱硫塔连接,所述浓缩洗涤塔内位于烟气入口与烟气出口之间依次设置有增效格栅、若干洗涤层、平板除雾器,湿法脱硫塔内的除雾器下方设置有湿法脱硫塔升气冒;其中,浓缩洗涤塔每个洗涤层均通过洗涤液循环管道与浓缩洗涤塔底部的浓缩槽连接,并且该管道上设置有洗涤泵,浓缩槽通过抽泥管道与污泥废液缓冲罐及脱硫系统的事故罐连接,并且该管道上设置有抽泥泵,污泥废液缓冲罐通过污泥废液排出管道与MVR蒸发结晶废水处理装置或厂区废水处理站连接,并且该管道上设置有污泥废液排出泵。
其中,所述湿法脱硫塔升气冒通过升气冒集水回流管道与浓缩洗涤塔浓缩槽连接。
其中,所述脱硫工艺水管与浓缩洗涤塔浓缩槽和除雾器本体冲洗系统连接。
其中,所述脱硫滤液水管道与浓缩槽连接。
其中,所述洗涤泵、所述抽泥泵、所述污泥废液外排泵的数量均为两个,一个为主运行泵,一个为备用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青山绿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青山绿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