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固体微片激光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3693.6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5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镭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8 | 分类号: | H01S3/08;H01S3/105;H01S3/1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马云超 |
地址: | 10002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激光器 | ||
1.一种双固体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体微片(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0)与第二表面(120),所述第一表面(110)镀制有高反射膜,所述第二表面(120)镀制有高增透膜;
第二固体微片(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210)与第四表面(220),所述第三表面(210)镀制有高反射膜,所述第四表面(220)镀制有高增透膜,所述第二固体微片(20)与所述第一固体微片(10)间隔放置,所述第二表面(120)与所述第三表面(210)相对放置;
所述第一表面(110)与所述第三表面(210)形成激光谐振腔(30);
激光模块(40),靠近所述第一固体微片(10)设置;
所述激光模块(40)用于发射激光束,所述激光束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固体微片(10)与所述第二固体微片(20);
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所述第一固体微片(10)与所述第二固体微片(20)变化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固体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体微片(10)与所述第二固体微片(20)的几何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固体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120)与所述第三表面(210)之间的间隔距离为微米量级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固体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110)镀制有0.808μm透射膜与1.06μm反射膜,所述第二表面(120)镀制有0.808μm透射膜与1.06μm反射膜,所述第三表面(210)镀制有0.808μm反射膜与1.06μm部分透射膜,所述第四表面(220)镀制有0.808μm透射膜与1.06μm透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固体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固体微片激光器还包括:
基座(50),设置有第一台面(510)与第二台面(520),所述第一台面(510)与所述第二台面(520)不共面;
所述第一台面(510)与所述第四表面(220)的部分表面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固体微片(20)进行支撑;
所述第二台面(520)与所述第二表面(120)的部分表面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固体微片(10)进行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固体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面(510)与所述第二台面(520)之间的距离
其中,αa为所述第一固体微片(10)的激光介质的热膨胀系数,为所述基座(50)材料的热膨胀系数,d1为所述第一固体微片(10)的厚度,d2为所述第二固体微片(20)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固体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0)为微晶玻璃基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固体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固体微片激光器还包括:
恒温结构(60),包围形成容纳空间(610),所述第一固体微片(10)、第二固体微片(20)以及所述基座(50)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61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固体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结构(60)设置有第一通光孔(620)与第二通光孔(630);
所述第一通光孔(620)靠近所述激光模块(40)设置,所述第二通光孔(630)靠近所述第二固体微片(20)设置;
所述激光模块(40)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通光孔(620)、所述第一固体微片(10)、第二固体微片(20)以及所述第二通光孔(6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固体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模块(40)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61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镭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镭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6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防开裂墙面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自散热型变电柜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