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Cr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产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3610.3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8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文;陈贵和;张盛梁;涂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8 | 分类号: | C21D8/08;C22C38/20;C22C38/04;C22C38/02;C21D11/00;B21B37/7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8 | 代理人: | 霍丽惠 |
地址: | 36300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rhrb400e 热轧 钢筋 产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Cr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产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连铸坯加热至热轧温度,出炉后依次进行粗轧、中轧和预精轧,预精轧后以10‑15m/s的过钢速度进行预水冷,然后进行精轧,精轧后得到热轧带肋钢筋基材;步骤S2、将热轧带肋钢筋基材穿过喷水冷却装置,以3‑5m/s的输送速度穿过,经过淋水冷却后,得到含Cr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产品;本发明通过该工艺的处理,提高了含Cr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产品的屈服强度,同时不会对产品的塑性和韧性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使产品满足标准指标要求,减少了Nb、V、Ti等合金的使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轧带肋钢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含Cr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产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速的发展,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等复杂结构对钢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钢筋承载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建筑用热轧带肋钢筋的产品升级,HRB400E热轧钢筋的主导钢种20MnNb、20MnSiV的必需原料Nb-Fe、V-Fe、Ti、VN合金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显著升高,加入Nb、V、Ti等进行微合金化生产HRB400E的主要问题是:使用Nb微合金化,要求加热炉的温度在1050℃以上,并且吨钢成本增加80元/吨左右;使用V微合金化,操作简单方便,但V及VN的价格波动很大,V微合金化吨钢成本在60-160元/吨波动,对生产成本影响较大;使用Ti微合金化,Ti收得率的稳定控制是个大问题,要求钢包内的钢水脱氧良好,连铸要控制二次氧化,轧钢厂加热炉温度和上冷床温度控制要稳定,生产难度大,且吨钢成本增加50-60元/吨。
目前,在热轧带肋钢筋的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同时采用控轧控冷工艺生产钢筋,即低温开轧、精轧前预水冷和精轧后控冷,但是这种方法不仅存在轧制压力大、电耗高的缺点,而且生产出的热轧带肋钢筋表面氧化铁皮的破坏较多,淋雨后会发生较严重的锈蚀;为了减少合金原料的使用,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亟需开发一种含Cr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Cr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产品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轧带肋钢筋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Cr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产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连铸坯加热至热轧温度,出炉后依次进行粗轧、中轧和预精轧,预精轧后以10-15m/s的过钢速度进行预水冷,然后进行精轧,精轧后得到热轧带肋钢筋基材;
步骤S2:将热轧带肋钢筋基材穿过喷水冷却装置,从进料口穿入,将热轧带肋钢筋基材穿过第一个测温组件的测温套管,测量精轧后热轧带肋钢筋基材的温度,经过两组喷水冷却组件之间,进行淋水冷却,然后穿过上水平辊和下水平辊之间,下水平辊将热轧带肋钢筋基材托起贴合在上水平辊表面,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上水平辊转动,将热轧带肋钢筋基材向前输送,输送速度为3-5m/s,热轧带肋钢筋基材穿过第一竖直辊和第二竖直辊之间,再次经过两组喷水冷却组件,进行二次淋水冷却,然后穿过第二个测温组件的测温套管,测量热轧带肋钢筋基材冷却后的温度,最后从出料口穿出,得到含Cr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连铸坯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碳0.20-0.25%、锰1.25-1.3%、硅0.3-0.5%、硫0.02-0.04%、磷0.025-0.035%、铬0.05-0.1%、镍0.04-0.08%、铜0.05-0.07%,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热轧温度为980-1060℃,所述中轧的开轧温度为920-1020℃,所述精轧的入口温度为850-9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6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