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疲劳试验机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3243.7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5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智兴;杨露;鲜广;华涛;荆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60 | 分类号: | G01N3/60;G01N3/32;G01N3/04;G01N3/02;G01N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试验 方法 | ||
1.一种热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系统(1)、加热系统(2)、冷却系统(3)、干燥系统(4)、观测系统(5)、温度检测系统(6)、控制系统(7)和机座(8);所述的驱动系统包括步进电机(1.1)、旋转轴(1.2)、工作台圆盘(1.3)、试样装载装置(1.4);所述的加热系统包括超音频感应器(2.1)、U形感应线圈(2.2)、循环水槽(2.3)、潜水泵(2.4);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低温恒温槽(3.1)、水泵(3.2)、冷却槽(3.3)、输送管(3.4)、喷嘴(3.5);干燥系统包括鼓风机(4.1)、聚风管(4.2);观测系统包括连续变焦镜头(5.1)、LED辅助光源(5.2)、CCD相机(5.3);温度检测系统包括2支红外线温度传感器(6.1)和支架(6.2);控制系统包括电源开关(7.1)、触摸屏(7.2)、工控机(7.3)、PLC(7.4)、疲劳试验应用程序(7.5);所有的部件都装配和固定于机座(8)上,并可根据进行位置调节;其中,热疲劳试验机的驱动系统(1)中试样装载装置(1.4)的一端正面带两个螺纹孔,用于安放螺钉与工作台圆盘(1.3)固定;另一端的侧面有X≧1个圆柱孔或方孔用于装载试样(9),正面带Y=X个螺纹孔,用于安放螺钉紧固试样;工作台圆盘(1.3)的正面圆周上均匀分布着四组螺纹孔,每组两个,其尺寸与试样装载装置(1.4)相匹配,用于试样装载装置(1.4)在工作台圆盘(1.3)上的安装;工作台圆盘(1.3)与旋转轴(1.2)采用键销连接;旋转轴(1.2)与步进电机(1.1)相连,步进电机(1.1)与控制系统(7)中的PLC(7.4)相连并受其控制;热疲劳试验机的加热系统(2)中U形感应线圈(2.2)的开口处中心线与试样的中心线重合,其U形开口的尺寸比试样大5mm~10mm以确保试样(9)随工作台圆盘(1.3)旋转时能顺利通过不发生干涉而且具有高的加热效率;U形感应线圈(2.2)与超音频感应器(2.1)相连,潜水泵(2.4)置于循环水槽(2.3)中并与U形感应线圈(2.2)相连接,工作时使感应线圈(2.2)内通有循环冷却水;超音频感应器(2.1)与控制系统(7)中的PLC(7.4)相连并受其控制;热疲劳试验机的冷却系统(3)中低温恒温槽(3.1)的恒温范围为-40~100℃,采用水泵(3.2)将低温恒温槽(3.1)中的冷却液体抽出并经过喷嘴(3.5)从上向下垂直的喷向试样表面实现冷却;冷却槽(3.3)位于试样的正下方并高于低温恒温槽的位置,冷却液冷却试样后汇集于冷却槽(3.3)中并经输送管(3.4)自然回流到低温恒温槽(3.1)中循环使用;低温恒温槽(3.1)与控制系统(7)中的PLC(7.4)相连并受其控制;热疲劳试验机的干燥系统(4)中鼓风机(4.1)与聚风管(4.2)相连,冷风经聚风管(4.2)从上向下垂直的吹向试样表面实现干燥,鼓风机(4.1)与控制系统(7)中的PLC(7.4)相连并受其控制;热疲劳试验机的观测系统(5)中连续变焦镜头(5.1)的放大倍数为0.7~4.5倍,LED辅助光源(5.2)由亮度可调且环形分布于镜头(5.1)下方的18~56颗LED灯组成,CCD相机(5.3)带有VGA、USB、HDMI接口并与控制系统中的工控机相连(7.3);疲劳实验过程中观测系统保持开启,连续记录试样表面形貌;观测系统的总电源与控制系统(7)中的PLC(7.4)相连并受其控制;热疲劳试验机的温度检测系统(6)中2只红外测温传感器(6.1)分别位于加热系统的U形感应线圈(2.2)位置及冷却系统的冷却槽(3.3)位置,分别检测加热过程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度状态,红外测温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20~800℃,响应时间为150ms,光学分辨率20:1,红外测温传感器与控制系统(7)中的PLC(7.4)相连并受其控制;热疲劳试验机的控制系统(7)包括控制着各组成部分的电源开关(7.1),PLC(7.4)与工控机(7.3)相连并受工控机中的疲劳试验应用程序(7.5)控制,触摸屏(7.2)上显示疲劳实验中的运行状态,包括运转速度、试样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温度、冷却时间、干燥时间、运行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疲劳试验机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装夹试样:将长方体或圆柱试样(9)装入试样装载装置(1.4),并拧紧螺钉,将试样装载装置(1.4)旋入工作台圆盘(1.3),并使其处于观测位置;
(2)疲劳实验参数设置:开启控制系统(7)中的电源开关(7.1),打开并登陆进入工控机(7.3),在控制系统(7)中触摸屏(7.2)中操作疲劳试验应用程序(7.5)设置疲劳实验的运转速度、试样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冷却温度、冷却时间、干燥时间、观测停留时间、运行次数,以及加热、冷却、干燥、观测四个步骤的启动和关闭过程和顺序,干燥时间≧0s,观测停留时间≧0s,形成当次疲劳试验运行程序;
(3)开启观测系统:在控制系统(7)中触摸屏(7.2)中操作疲劳试验应用程序(7.5)开启观测系统(5)的LED辅助光源(5.2),并调节焦距至能清晰观察到试样(9)表面形貌;
(4)开启冷却系统:在控制系统(7)中触摸屏(7.2)中操作疲劳试验应用程序(7.5)开启冷却系统(3)中的低温恒温槽(3.1),低温恒温槽(3.1)开始工作并使冷却液达到预设冷却温度;
(5)进行疲劳试验:在控制系统(7)中启动设置好的疲劳试验运行程序,步进电机(1.1)带动工作台圆盘(1.3)顺时针转动90°,使试样(9)从观测位置转动到加热位置;加热系统(2)按设置好的疲劳试验运行程序开始运行,U形感应线圈(2.2)内冷却水开始循环,超音频感应器(2.1)按设定的程序开启,试样(9)达到设定的加热温度或加热时间后,步进电机(1.1)带动工作台圆盘(1.3)顺时针转动90°,使试样(9)从加热位置转动到冷却位置,超音频感应器(2.1)按设定的程序关闭;冷却系统(3)中水泵(3.2)按设定的程序开启,冷却水从喷嘴(3.3)中喷出冷却试样,试样(9)达到设定的冷却温度或冷却时间后,步进电机(1.1)带动工作台圆盘(1.3)顺时针转动90°,使试样从冷却位置转动到干燥位置;干燥系统(4)中鼓风机(4.1)按设定的程序开始运行,冷风自聚风管(4.2)吹向试样(9)并干燥试样,试样(9)达到预设的干燥时间后,步进电机(1.1)带动工作台圆盘(1.3)顺时针转动90°,使试样(9)从干燥位置转动到观测位置;试样(9)在观测位置按设定的观测时间停留,即完成单次热疲劳实验;
(6)按设定的疲劳实验参数继续运行,达到设定的疲劳实验次数后,步进电机(1.1)停止转动,在观测位置取下试样(9)即完成热疲劳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2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CCK8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 下一篇:带宽限流方法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