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RNA和抗癌药靶向共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2771.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4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琴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7/36;A61K31/704;A61K47/64;A61K48/00;A61P35/00;C08G8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刘艳丽 |
地址: | 51008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rna 抗癌药 靶向 递送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RNA和抗癌药靶向共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其采用肿瘤靶向穿膜肽iRGD对NPs进行靶向修饰,再负载化疗药物盐酸阿霉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siRNA,构建肿瘤治疗体系DOX/siVEGF/iRGD‑NPs,该体系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通过DOX、siVEGF、iRGD和NPs四者协同作用获得主动靶向抑制肿瘤细胞MCF‑7、新生血管及靶向穿透肿瘤球的能力,预计在肿瘤的靶向治疗上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肿瘤细胞靶向抑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RNA和抗癌药靶向共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成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年来,联合化学治疗与基因治疗用于肿瘤治疗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化学治疗作为肿瘤治疗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肿瘤,但由于安全剂量范围内的药物并不能完全根除肿瘤,过量非特异选择性的药物在体内累积,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治疗基因的加入可以减少化疗药物的剂量,从而降低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同时避免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而化疗药物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增强治疗基因的治疗效果。
因此,联合化学治疗与基因治疗可以达到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目的。但联合化学治疗与基因治疗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即合成安全高效且特异性强的纳米载体。聚合物形成的纳米囊泡因其独特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得到广泛的使用。通过在纳米载体表面进行靶向修饰的主动靶向作用,使其能特异性靶向至肿瘤部位,提高肿瘤细胞对纳米载体的摄取。相比于正常组织,肿瘤组织通常会过度表达某些受体或抗原,而纳米载体表面的靶向配体通过与肿瘤组织表面的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实现靶向递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iRNA和抗癌药靶向共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siRNA和抗癌药靶向共递送系统。
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siRNA和抗癌药靶向共递送系统在制备具有肿瘤细胞靶向抑制能力、靶向穿透能力和体内抑制血管生成能力功效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siRNA和抗癌药靶向共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脂多糖胺纳米囊泡(NPs)的制备
通过酰胺化反应将胆固醇氯甲酸酯(cholesteryl,Cho)引入聚乙烯亚胺(PEI),得到胆固醇封端的聚乙烯亚胺(PEI-Cho);
通过高碘酸钠氧化反应制备得到多醛基氧化海藻酸钠(Oxidized alginate,OA);
通过Schiff碱反应将多醛基氧化海藻酸钠(MASA)引入胆固醇封端的聚乙烯亚胺(PEI-Cho),并通过还原化合物中的亚胺键和醛基得到脂多糖胺(lipopolysaccharide-amine,LPSA)纳米囊泡(NPs);
(2)纳米囊泡包裹盐酸阿霉素(DOX/NPs)的制备
配制盐酸阿霉素(DOX)/PBS溶液,随后加入步骤(1)中制备的脂多糖胺纳米囊泡(NPs),在磁力搅拌下先进行超声处理,再继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制得纳米囊泡包裹盐酸阿霉素(DOX/NPs)溶液;
(3)siRNA/DOX-NPs的制备
将FAM-siRNA粉末溶于无核酶水制成FAM-siRNA溶液,与纳米囊泡包裹盐酸阿霉素(DOX/NPs)溶液混合,室温下静置后,离心,除去未被包裹的FAM-siRNA,获得siRNA/DOX-NPs;
(4)DOX/siRNA/iRGD-NPs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27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