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注浆控制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2748.1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宋洋;钟汶均;刘晓博;吴涛;易丹;郭俊波;张永祥;王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47/005;E21D11/10;E02D3/12;E01C2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尹志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矿井注浆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注浆控制方法和装置,包括浆液合成装置、显示控制器和浆液注入枪,所述浆液注入枪通过管道与显示控制器连接,所述浆液注入枪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温度计和流量计,通过管道内的数字传感器与显示控制器连接,所述浆液合成装置设置有转速控制器、定时器、骨料控制器、水量控制器和添加剂控制器,所述显示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浆液合成装置连接,所述浆液合成装置还设置有粘度计,能够实现对各类不同裂隙突水、地面沉降、土体补强的需要,技术全面,根据浆液扩散范围和注浆强度的变化有效控制注浆过程,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方法性价比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注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注浆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水害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隐患之一,也是制约许多矿区生产活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开采深度加大,矿井涌水量不断增加,破碎岩层体中的节理、裂隙等不连续面正好是导水通道,造成煤岩体内涌水量大,给煤矿井下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注浆堵水是防治矿井水害,保证安全采掘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检测堵水材料性能常用的做法是利用伺服压力机检测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粘度计检测其粘度、利用水平垂直燃烧测定仪检测其阻燃性能等。这些方法简便易行,而这些方法的检测结果不能完全反映现场应用的实际效果,只能反映材料本身的性能,不能够具体反映出堵水材料实际的堵水效果。
注浆中的过程控制是堵水、加固、补漏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如果过程控制不好,造成浆液在阻水段的大量外流、注浆过剩、强度不足等问题,会导致抢险的工期长,工程的成本高等问题。同时,恢复生产中的清淤量大,复工的时间长也将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浪费,所以针对注浆过程做有效控制将在很大程度上提供高程质量、促进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经济。
因此,本发明人为此研制出一种新型注浆过程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注浆控制方法及装置,可采用多种注浆控制方式,适应复杂情况,对土体加固、地面沉降修补、突水堵漏、裂隙水封堵都可进行作业。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方面,一种新型注浆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装料,将骨料和水放入至浆液合成装置中,其中,浆液合成装置还包括有,执行步骤2;
步骤2:测试浆液参数,根据测试浆液的调整浆液合成装置的浆液成分配比,直至测试浆液参数符合标准参数,其中,显示控制端内预存有标准参数,具体包括有,地质标准参数和扩散标准参数,通过地质标准参数确定浆液在注入后的形态特征是否符合标准,通过扩散标准参数确定浆液在注入后的扩散特征是否符合标准,执行步骤3;
步骤3:确定注浆参数,记录最后一次浆液合成装置中的配比参数,其中,配比参数包括有,浆液粘度、搅拌参数、添加剂的比例参数、骨料添加参数、时间控制参数,执行步骤4;
步骤4:进行注浆工作,通过浆液注入枪上的采集端实时检测注浆的工作参数,其中,工作参数包括有注浆流量、注浆温度和注浆压力参数,执行步骤5;
步骤5:通过显示控制端监控注浆工作,通过显示控制端调整配比参数和显示工作参数,当工作参数值异常时,通过显示控制端驱动浆液注入抢停止注浆。
优选的,所述浆液合成装置与所述浆液注入枪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内设置有数字传感线,通过数字传感器将浆液注入枪中的工作参数发送至显示控制端。
优选的,所述浆液合成装置上设置有转速控制器、定时器、骨料控制器、水量控制器和添加剂控制器,通过显示控制端控制浆液合成装置内的搅拌速度、搅拌时间、骨料添加量、水量添加量和添加剂添加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2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