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头模组结构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2405.5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1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庆磊;黄凯;李宁;李梦婷;吴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肯维捷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H04M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头 模组 结构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模组结构以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包括:成像模组,所述成像模组包括镜头部分及光电传感器部分,所述镜头部分与光电传感器部分之间为固定不变距离配置;轴向整体对焦模组,所述轴向整体对焦模组与所述成像模组连接,轴向移动所述镜头部分与光电传感器部分这一整体进行对焦。通过镜头和光电传感器距离的固定,可以大大提升调焦行程,在马达允许行程内可以实现物像共轭,保持了高成像质量,进而实现了简单化显微成像操作的目标,可以与电子设备进行结合,对于医疗,科普教育,公共卫生存在巨大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特别是电子设备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显微成像系统能够实现高放大率成像,满足人们对于微观世界观察的需求。传统显微系统成像基于物镜与筒镜,或物镜与目镜的多镜头组合结构,为了实现放大成像而进行拼接配合,整体系统体积过大,长度过长,只能在特定场合如:医院、实验室、质检所等地使用。
小型化显微系统是当前显微成像行业的一个高需求点,需求点在于,如果实现小型化显微系统,则可以大大拓宽显微成像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且小体积显微摄像头模组的实现,可以与现已广泛普及的便携性移动电子设备相结合,使显微成像技术普及到个人,对医疗,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发展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小型化显微系统存在难点,难点在于传统显微系统成像范围很小,简单的等比例缩小传统显微系统,虽然减小了设备体积,但同时等比例减小了成像范围,得到的效果与付出的代价之间得不偿失。专利申请CN111562661A,提供一种超微距镜头模组方案,通过自由曲面增大成像系统视场,解决了成像范围过小的问题。
但是在解决小型化显微系统难点的前提下,实现小型化显微系统与电子设备的结合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基于现有方案,无法实现该系统的良好对焦成像。因为现有电子设备镜头模组调焦方案,是光电传感器固定,光学成像镜头可移动调焦,通过调整光学成像镜头与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实现物像共轭,这个方案移植到显微成像系统,会出现问题:
1)、在物距很小(微距-超微距),放大率较大时,调焦马达带动镜头移动产生的物理移动距离d与镜头移动产生的光学物面移动距离s相比,s接近甚至小于d,当待探测物面与设计物面偏差较大时,马达行程不足以实现调焦,容易出现待探测物面与光电传感器表面无法实现物像共轭的情况;
2)、由光学成像原理,一个已确知结构且内部相对固定的镜头,有且一组物面与像面的位置可以实现镜头完全的光学性能,此位置处待探测物面与镜头距离称为设计物距,光电传感器表面与镜头距离称为称为设计像距,调整光学成像镜头与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会使得镜头离开该位置,使成像分辨率急剧变差,且多次成像放大率不匹配,当物距很小(微距-超微距)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而这恰恰是微距/超微距成像不能接受的问题
由于上述问题,现有电子设备配备的微距和超微距镜头(如:CN111562661A),可以视为显微镜头的简化版,均不具备自动调焦的功能,拍摄时需要用户手动移动设备至自己感觉的图像质量最好的位置,操作麻烦,且操作时即便是轻微的抖动,对于微距/超微距成像来说,都会造成分辨率下降,放大率不一致的问题,这也是医学或实验室显微镜和被摄物都是静置的原因之一,这与普通手机的无限远镜头和防抖技术的使用感受完全不同;而调焦的方便性与成像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设备的可操作性和用户体验。因此需要对现有调焦方式需要进行创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结构及电子设备,进而克服在小型化显微成像领域所遇到的困难,进一步解决了现有电子设备在微距、超微距或显微成像领域无法解决的不能自动对焦,导致拍照时操作复杂,且图像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结构,其中,包括:
成像模组,所述成像模组包括镜头部分及光电传感器部分,所述镜头部分与光电传感器部分之间为固定不变距离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肯维捷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肯维捷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2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