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虚拟标定系统生成后处理模型的方法及相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32328.3 | 申请日: | 2021-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8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冠璋;吴思杰;李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腾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0 | 代理人: | 王娟 |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虚拟 标定 系统 生成 处理 模型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用虚拟标定系统生成后处理模型的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提高输入数据的精度,从而缩短研发周期。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获取试验数据,所述试验数据包括小样试验数据和待测试模型,所述小样试验数据为根据后处理催化器载体样件进行运行试验的试验数据;根据所述待测试模型搭建模拟后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小样试验数据对所述模拟后处理模块进行标定,得到目标后处理模块模型;运行所述目标后处理模块模型,得到运行数据。将所述运行数据输入所述待测试模型;运行所述待测试模型,得到待测试模型运行数据;根据预设数据对所述待测试模型运行数据进行调试,得到调试结果;根据所述调试结果更新所述待测试模型的数据,得到目标模型。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虚拟标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虚拟标定系统生成后处理模型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的研究开发过程中,模拟测试是一种节省开发周期及开发消耗的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研发过程使用到的发动机模型为对基础模型输入实验数据生成目标模型,并对目标模型进行模拟,但在实验数据获取时,一般只能根据开发者经验对发动机实验数据参数标定,从而导致输入的数据存在缺陷或精度无法达到实验标准导致模型标定工作需要反复进行,进而导致研发周期拉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用虚拟标定系统生成后处理模型的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提高输入数据的精度,从而缩短研发周期。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虚拟标定系统生成后处理模型的方法,包括:
获取试验数据,所述试验数据包括小样试验数据和待测试模型,所述小样试验数据为根据后处理催化器载体样件进行运行试验的试验数据;
根据所述待测试模型搭建模拟后处理模块;
根据所述小样试验数据对所述模拟后处理模块进行标定,得到目标后处理模块模型;
运行所述目标后处理模块模型,得到运行数据。
将所述运行数据输入所述待测试模型;
运行所述待测试模型,得到待测试模型运行数据;
根据预设数据对所述待测试模型运行数据进行调试,得到调试结果;
根据所述调试结果更新所述待测试模型的数据,得到目标模型。
可选的,在获取试验数据,所述试验数据包括小样试验数据和待测试模型,所述小样试验数据为根据后处理催化器载体样件进行运行试验的试验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排除所述试验数据中的离散点,并更新所述试验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调试结果更新所述待测试模型的数据,得到目标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模型通过CMC接口输入接口模型,所述接口模型直接使用于发动机模型上,所述发动机模型为使用所述待测试模型进行后处理的发动机,所述接口模型与所述待测试模型同步建立并使用共同参数。
可选的,运行所述目标后处理模块模型,得到运行数据包括:
运行所述目标后处理模块模型,获取初始运行数据;
判断所述初始运行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数据;
若否,则对比所述初始运行数据与所述预设数据,得到第一对比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对比结果对所述目标后处理模块模型进行调整并更新后再次运行所述目标后处理模块模型,直到所述初始运行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数据。
将所述初始运行数据确定为运行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2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