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铝型材用防滚动脱落的运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2207.9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6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亚;陈梓礼;陈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亚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3/10;B62B3/04;B62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7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铝型材用防 滚动 脱落 运输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型材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形铝型材用防滚动脱落的运输装置。其包括运载装置,运载装置包括运输车,运输车包括运载平板车,运载平板车设置有手推架,运载平板车安装有型材固定装置,型材固定装置至少包括:缓冲体,缓冲体包括一号缓冲板,一号缓冲板连接有防撞体,防撞体包括二号缓冲板、三号缓冲板,二号缓冲板、三号缓冲板连接有保护板;固定体,固定体包括固定承载板,固定承载板连接有型材限定体,型材限定体包括限定杆,限定杆设置有一号转动体,限定杆连接有限定环,限定环连接有接触体。本发明主要提出一种运输圆形铝型材时可防止其滚动脱落受到损伤的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型材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形铝型材用防滚动脱落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铝型材是指铝金属经过塑性加工成形、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尺寸的实心直条,型材的品种规格繁多,用途广泛,在轧制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铝型材生产之后需要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时的晃动会导致圆形结构铝型材之间的相互碰撞甚至变形脱落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铝型材用防滚动脱落的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圆形铝型材用防滚动脱落的运输装置,包括运载装置,所述运载装置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运载平板车,所述运载平板车设置有手推架,所述运载平板车顶部设置有一号连接杆,所述一号连接杆安装有防止型材滚动脱落的型材固定装置,所述型材固定装置至少包括:
缓冲体,所述缓冲体包括位于所述运载平板车顶部的一号缓冲板,所述一号缓冲板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一号连接杆与所述一号缓冲板底部凹槽插接配合,所述一号缓冲板连接有防撞体,所述防撞体包括与所述一号缓冲板相连接的二号缓冲板、三号缓冲板,所述二号缓冲板、三号缓冲板的顶部连接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包括多个单板;
固定体,所述固定体包括安装于所述一号缓冲板顶部的固定承载板,所述固定承载板表面连接有型材限定体,所述型材限定体包括限定杆,所述限定杆的底部设置有一号转动体,所述一号转动体与所述固定承载板相连接,所述限定杆的表面连接有限定环,所述限定环连接有接触体,所述接触体为部分环状体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号缓冲板的表面设置有一号缓冲槽、二号缓冲槽,所述一号缓冲槽、所述二号缓冲槽为圆柱体结构凹槽,所述二号缓冲板设置有一号缓冲杆,所述一号缓冲杆与所述一号缓冲槽卡接配合,所述一号缓冲杆表面套接有二号弹簧,所述三号缓冲板设置有二号缓冲杆,所述二号缓冲杆与所述二号缓冲槽卡接配合,所述二号缓冲杆表面套接有三号弹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号缓冲板、所述三号缓冲板之间连接有连接缓冲板,所述连接缓冲板设置有三号缓冲杆,所述二号缓冲板、所述三号缓冲板相应设置有三号缓冲槽,所述三号缓冲槽为圆柱体结构凹槽,所述三号缓冲杆与所述三号缓冲槽卡接配合,所述三号缓冲杆表面套接有四号弹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板设置有贯穿其表面的二号连接槽,所述二号连接槽为圆形穿口,所述二号连接槽内设置有三号连接杆,所述三号连接杆为圆柱体,所述三号连接杆底部设置有四号连接杆,所述四号连接杆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三号连接杆的顶部相应设置有三号连接槽,所述三号连接槽为内有螺纹的圆柱体结构凹槽,所述四号连接杆与所述三号连接槽螺纹连接,所述二号缓冲板、所述三号缓冲板的顶部相应设置有保护槽,所述保护槽为内有螺纹的圆柱结构凹槽,所述四号连接杆与所述保护槽螺纹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号缓冲板的顶部设置有二号连接杆,所述固定承载板相应设置有贯穿其表面的固定穿口,所述固定穿口为圆形穿口,所述二号连接杆与所述固定穿口插接配合,所述二号连接杆表面套接有一号弹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号连接杆设置有一号连接槽,所述一号连接槽为内有螺纹的圆柱结构凹槽,所述一号连接槽内螺纹连接有一号螺栓,所述一号螺栓与所述固定穿口卡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亚,未经王东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2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